阅读记录

第16章 谢尚来访[1/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进的府门,几个人将马和行李交给家人,陈安、姚硕德和两个亲兵在二门的前院止步,陈谦快步走进三门。
      酷爱养花的苗薇把偌大中院栽成了一个大花园,除了中间的青石小道,两侧稚绿娇红,争妍竞媚,香气扑鼻。
      军旅生活,整天住帐篷里,出门满眼望去尽是营帐、战马、士卒、篝火……与家里的光景反差极大,更不用说吃的都是咸菜、米饭,偶尔带点草鱼、肉丝加青菜。
      陈谦远远看见父亲和母亲站在中堂台阶之上,虽然才过了三个多月,但他感觉像是过了三年,二老的身影仿佛有些苍老。
      陈谦鼻子一酸,抢步上前,跪倒在汉白玉台阶前,“儿,拜见父亲、母亲大人!”
      苗薇急忙下了台阶,搀扶起陈谦,两手抬起,捧住比她高一个头的儿子的脸,眼睛里闪着泪花地道:“儿子,你怎么这么瘦?还黑了?有没有受伤……”
      “母亲,我结实着呢。”
      “咳咳,好了,从军嘛,自然不比家里,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陈?威严地道。
      一起回到中堂坐下,陈谦将自己早晨在秦淮河口遇到桓温官船的事讲述了一番。
      苗薇听后嗔怪道:“儿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桓温可不是当年的了,他在荆州跺跺脚,建康就得震三震。”
      “唉,这个桓温,现在排场大了。”陈?喝了口茶,继续道:“谯郡桓氏虽也算儒学世族,但在道家玄学流行的大晋,久已中落,家境贫寒。直至桓彝年轻时,为了挤进上流阶层,与谢鲲、羊曼、褚裒等人一起酗酒、歌舞、裸奔,形成了一个叫做‘江左八达的小团体,成为名士,才得以被朝廷重新审视。”
      “父亲,这个‘江左八达比起你那个‘金谷二十四友影响力如何?”
      “我呸……”陈?怒道:“这如何相提并论?简直是云泥之别!我们那里有大晋文宗左思、陆机、潘岳,英雄盖世的刘琨等,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陈谦暗笑,这怎么跟我们学校里,社团之间互相不服一样。
      陈?顿了顿,接着又道:“后来桓彝进入仕途,由主簿、县令做起,王敦叛乱时他没有跟从,苏峻叛乱时,他在宣城内史任上被叛军围困在泾县月余战死,被朝廷表彰,才有了他儿子桓温的出头之日。”
      “人家娶了南康长公主,做上了驸马,也是祖上积德,走了好运。”苗薇在旁笑道,“儿啊,你再过五日也要与武陵王的郡主成婚了,希望你也有好运啊,哈哈……”
      “母亲,我还是有些心里不安,这婚姻大事,我连她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儿啊,都这样,我大晋传统嘛,只要是门当户对,其他都无所谓的了。”
      “……我……”陈谦一时语塞。
      “你是朝廷登记造册的官宦世族子女,不得娶平民及以下或者异族女子为正室,否则治罪,这是国法。”陈?正色道。
      正说话间,有家人来报,建威将军谢尚来访。
      “建威将军?”陈谦惊讶道,他不是安西将军嘛,这个档次可是差的老大了。
      “他回京议罪,降了一级。”陈?吩咐道:“有请!”
      陈谦忙愈和母亲一起回避后堂,通常父亲见贵客都是如此。
      “你在这里吧,都已经在军中任职了,不是小孩子了。”陈?摆手道。
      陈谦只得留下,苗薇一个人去了后面。
      不大一会儿,笑意盈盈的谢尚从三进大院门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哎呀,广陵公,冒昧来访,还望见谅啊。”
      “哪里哪里,仁祖,你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快里面请。”
      陈谦忙跟在父亲身后躬身相迎。
      来到大堂上,分宾主落座,丫鬟奉上茶水后退下。
      月余不见,陈谦偷偷观察谢尚白皙的面庞上带有红晕,似乎胖了一些。
      “贤侄也回来了,哈哈,听说又立新功了?”谢尚爽朗地笑道。
      “哦?仁祖啊,他能立什么功劳,这小子,在军中跟着混日子罢了。”陈?诧异道,他知道陈谦刀斩苻菁,歼敌两千,但还未曾听说又立什么新功了。况且,苻菁他也不甚了解,连苻健也只是耳闻,毕竟他是跟苻洪当年厮杀过的。
      “啊?广陵公,你还不知道?后生可畏啊!”
      “什么……”
      “令郎单骑去汝阴宣慰姚襄,顺利招得他率羌族二十多万人来降,前几日中军将军的奏章刚刚到,我也是才听说,就来府上报喜了。”
      “啊……这样。”陈?捻须点了点头,满意的瞥了陈谦一眼,忽又疑惑道:“中军将军又如何判断出姚襄是真心归顺大晋?”
      “令郎带回来一个人质,姚襄的亲弟弟,叫姚什么来着……”
      陈谦忙接话道:“硕德。”
      “啊……对,姚硕德。”
      “哦?我怎么未见此人?”陈?看向陈谦。
      “禀父亲,刚才儿子把他留在前院了。”
      “去把他唤来。”
      “广陵公,不急不急,”谢尚摆手制止,又指着身边年轻人道:“这是我的五堂弟,谢石。”
      谢尚身边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站起身来向陈?施礼,陈谦忙站起身来代父还礼。
      陈谦知道,谢尚家子嗣不多,只有一个妹妹谢真石,是前朝康献皇后,当今太后褚蒜子之母,但他的叔叔谢裒家人丁兴旺,瓜瓞绵绵。
      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
      将来谢家成为东晋的擎天之柱,独撑大厦将倾,就是这一代人的功绩。
      而谢石就是决定东晋存亡生死一役的“淝水之战”主将!
      有诗云: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又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只听谢尚又道:“愚弟在宫中做秘书郎(掌管图书典籍),有心投军历练,今日带来,让他跟随贤侄营中效力,不知可否?”
      “仁祖,你客气了,我看令堂弟人品非凡,远胜过我这犬子,他实是应该去督率犬子才对嘛。”陈?谦虚道。
      陈谦暗中打量谢石,身高七尺半,虽然面容清秀文弱,但眼神中透露着精明坚毅,遂顿生好感。
      “石奴兄,若屈尊在下营中,我们互相请教扶持,荣辱与共,求之不得啊。”陈谦兴奋道。
      谢尚看了一眼谢石道:“还不谢过鹰扬将军。”
      谢石忙再次起身一揖到底:“末将参见鹰扬将军!”
  &nb

第16章 谢尚来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