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襄和权翼大军在历阳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一早准备过江时,看到薄雾中的江面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晋军战船。
北人骑射,南人行舟,到了长江之上,那就是晋人的天下了,大晋水军可以不谦虚的讲,独步天下。
姚襄心里打了退堂鼓。
权翼似乎看出了姚襄的犹豫,手捻胡须道:“平北将军,建康形势暂时不明,与其在这里待着,还不如分兵两路,我在这里继续牵扯对岸南豫州(侨置,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石)水军,您率人马急速由陆路赶到宣化镇过江。”
姚襄眼前一亮,心下大慰,一拍桌案道:“就依参军之见,建康需要增援,事不宜迟。”
“属下遵命!”
“哈哈,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咱们建康见。”
说罢,二人分头行动,权翼、王钦卢率军两万在历阳伺机过江,姚襄率三万主力,向东直奔宣化镇,驰援建康部队。
姚襄大军马不停蹄,长途奔袭,于次日晨抵达宣化镇时,驻足观望,石头城方向还是浓雾滚滚,但见江面上有数十只船正在划过来。
到近前一看,原来是败溃下来的姚苌、剑岐等人还有小弟姚硕德。
骑在马上的姚襄心中一阵子的悲伤袭来,他知道,自己还是来晚了一步,此次计划已彻底失败了。
待他们上岸后,一起走进中军大帐坐下,满脸血污的姚苌道:“五哥,建康援军已到,我不得不下令撤回来了。”
姚襄神色一暗,尽力挤出一丝微笑道:“你们辛苦了,大晋在江南根基已深,如不能速战速决,撤回来是应该的。”
“我们一直在石头城与朱焘率领的晋军交手,酣战到夜晚,晋军越打越多了。”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姚绪道。
“朱焘?这么说晋军有所防范?”
“在晌午时分,石头城守军是毫无防范的,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下来了,得以三万大军顺利过江进入建康,起初看似一切都顺利,但朱焘时隔不久就率军赶过来了。”
“这么说建康的防卫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朱焘能临危不乱,第一时间组织起反攻,大晋也不都是殷浩、谢尚之辈啊。”姚襄叹息道,他其实对现在的局面很是愤怒且又无奈,如果你们再坚持两个时辰,我这三万大军也过江进入建康了。
但极具涵养的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他的兄弟们和手下将领也就这么个水平
第26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