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偷袭与反偷袭[2/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敌!”王彬之打着酒嗝,提着大砍刀率一队人马向营北奔去。
      刘启稳定心神,吩咐道:“各营不要乱,做好防守,传我将令,东西南三营各出一千骑兵增援北营。”他料到是山桑姚益出来偷营了。
      但话音还未落,只听的四下里号角声大作,喊杀连天,夜色中各个方向均有骑兵杀入,也不知道是多少人。
      刘启心道不好,这是被包围了,怎么办?
      他瞬间做出一个判断,顾不上王彬之了,向南杀吧,能逃一个是一个。
      想到这里,他举起手中铁枪大喊一声:“跟我冲!”纵马向南面杀去。
      此时大营已经乱了,到处是厮杀的双方军兵,刘启正向南营门发起冲锋,只见前面火光下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借着火光看去,一身黑衣黑甲,手中擎着一支钢叉,黝黑的瘦长脸上正冷笑着看向自己。
      身后的大旗上写的分明:右部帅剑岐。
      刘启听说过羌军第一名将剑岐,不由得酒意全消,持枪的手微微发抖,想调转马头往回跑,也来不及了。
      剑岐此时已经驱坐骑双手握着钢叉杀了过来,只得应战。
      双方打了七八个回合,刘启已经招架不住,势大力沉的钢叉挂着风声在并不明亮的火光中刺来刺去,一个不小心,被剑岐一叉刺进腹部,三个叉尖穿腹而出,当场毙命。
      剑岐挥军掩杀,本就毫无防备的晋军在黑夜里军心涣散,再加上刘启的阵亡,只有四下逃命了。
      剑岐继续杀到中军,正好遇到姚襄。
      姚襄向他晃了晃手中提着的头颅笑道:“这是王彬之。”
      “大将军,我已将刘启杀死了。”
      “好,打扫战场吧。”
      一个多时辰后,东晋营地已没有活口,姚襄和姚益的合作夜袭大获全胜。
      “五弟,大军日夜奔袭,进城歇息吧。”
      姚襄略一沉思道:“二哥,暂且不进去了,你看晋军大营这不是完好无损嘛,我在此歇息一夜,明日再说。”
      “城里安全些,睡的踏实。”姚益劝道。
      “不进去了,我这是七万大军,没什么不安全,山桑城小,倒是不甚方便。”
      姚益见姚襄执意不进去,也不好多劝。
      “那行,我回城派人带些牛羊过来,你们吃个夜宵再休息。”
      “好,二哥,你回吧。”说罢,姚襄转身吩咐中军传令下去,将晋军营寨收拾一下,凑合一晚。
      虽然姚襄根本瞧不起谢尚,但谢尚的第二路人马此时已距山桑城外不足三十里了。
      谢尚欣喜地收纳了陈谦的寿春后,第一时间向建康传了捷报。
      改派王彬之、刘启做先锋出发后,右眼就开始跳了,总有些担心懒懒散散的王彬之出事,所以加了个刘启,但还是有些隐隐担心。
      于是他叫来了前将军长史江卣,派他带一万人做第二路,策应先锋部队,保持二三十里的距离,必要时守护好第二防线,以免大军被袭。
      先锋部队的残兵败了下来,得知王彬之、刘启阵亡,江卣大惊,自忖实力相差甚远。
      此时远处山村里的鸡已经叫头遍了,正在左右为难中的江卣听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不由得眼前一亮。
      江卣下令让部队隐藏在大路两边,派人去收集附近村子里的鸡,约莫一个多时辰,收集了六百多只鸡,江卣命人把鸡每十几只用绳子连在一起,悄悄地指挥部队摸向了姚襄在山桑外的大营。
      到了大营外,江卣命军兵将鸡的尾巴点燃,然后扔进了姚襄大营。
      当姚襄大军吃饱喝足了,刚刚进入梦乡,令他万万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晋军居然有胆子来了个反偷袭,听到大帐外像炸了锅一样的沸腾起来,姚襄跑到外面一看,大营里已是火势冲天,到处弥漫着一股奇怪的烤鸡香气。
      晋军杀声四起,现在轮到姚襄摸不准到底来了多少晋军了。
      穿着睡衣睡袍的姚襄来不及穿盔甲,在亲兵卫队的簇拥下,上马狼狈逃进了山桑。
      江卣率军大杀四方,斩获无数。
      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刚刚进入梦乡的羌军溃不成军,许多还是被烧死在了军帐内。
      姚襄逃进山桑后,清点人马,居然损失了两万多,心中懊恼不已,悔不听姚益之言。
      江卣在山桑五里外扎下大营,命人飞奔至谢尚处汇报战况,并请求支援。
      谢尚喜忧参半,王彬之、刘启的遇袭阵亡,江卣的扳回一局,眼下最重要的是增援江卣军。
      “去把周闵叫来。”谢尚吩咐亲兵。
      不大一会儿,新任中军将军的周闵来到帐中,躬身拱手道:“参见前将军。”
      “子骞,刚接到前方战报,王彬之、刘启战死了。”
      “啊……”面容文静,波澜不惊的周闵禁不住下了一跳。
      他是前朝名臣周?周伯仁的长子,就是当年王导悔叹的那位“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周伯仁。
      周闵和大多数名士不同的地方在于笃信佛教,一生钻研佛法,人称“佛系将军”。
      “幸喜,江长史大胜羌军,如今姚襄已龟缩于山桑城内。”谢尚尽力挤出一丝微笑道。
      “前将军有何吩咐?”
      “你率一万人马,迅速赶往山桑城外,于次日晨汇合江长史,务必稳住大营,待我大军到来。”
      “末将遵令!”
      “子骞,我知你素来稳重,守好大营,王彬之、刘启就是死在粗心大意,被姚襄、姚益联合夜袭。”
      “末将记下了,请前将军放心。”
      “嗯,快出发吧。”
      “遵令,末将告退!”
      目送周闵出去后,谢尚立刻跑到地图跟前,仔细地看了起来,陈谦这个时候应该到宋县(今安徽阜阳界首市)了吧,让他直接去攻谯郡,还是从后面夹击山桑?
      姚襄亲自来救山桑在谢尚的意料之外。
      思前想后,还是占领地盘为辅,消灭羌军主力才是主要的。
      下定决心后,回到桌案前奋笔疾书,卷在竹筒内,封好蜡封,唤来亲兵,吩咐将此信飞速送往宋县,交给安东将军。

第37章 偷袭与反偷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