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但脸上肃然道:“仆射大人也是一直统兵在外,恐怕是多年军旅生涯,吸入过多烟火、飞尘等导致,石奴,你我也得多注意这方面。”
“是啊,末将一直也在琢磨,不用说几万人战场,就是平时咱们行路战马扬蹄,平时烟雾缭绕的炭火,都是吸入鼻中,不得病才怪呢。”谢石对陈谦的话深以为然。
陈谦思忖了一会儿,看着大堂外面道:“不行,石奴啊,我得回建康一趟,明日一早动身,十日之内必回。”
谢石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身子有些战栗道:“末将代谢氏家族多谢特进了,每逢年节,家人聚会,堂兄都会提及您,他说,他说……”
陈谦伸手拍了拍谢石肩膀,低头不住的叹息。
谢石哽咽了一会儿,接着道:“他说他这一生,唯一值得自豪的是,提拔任用了您,日后必将是大晋擎天之柱。”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啊。”陈谦引用了东汉崔瑗的座右铭,缓缓道。
谢石心悦诚服,感受到了陈谦的另一面,实乃是一位忠义仁厚的长者。
他从军以来先是在诫桥刀斩苻菁救了堂兄一命;
后又在服孝期夺情起复,自己跟随着他收复寿春,斩王钦卢;
再火烧山桑大破姚襄主力;
深入敌后邺城为堂兄迎玉玺,得以堂兄晋升为国之宰辅;
下诏狱,再次复出横扫淮北击溃鲜卑名将慕舆根;
解洛阳之围,摈弃个人跟桓家的恩怨;
丹心可比日月!
堂兄谢尚的发迹和整个谢家屹立不倒,实是特进大人的多半功劳。
一时间,情到深处,嚎啕大哭起来,声震府衙。
引得在后院的苗薇、司马熙雯也跑了出来。
这下子令陈谦不知所措,不知他因何而悲痛欲绝。
苗薇过来俯身拍着谢石的肩膀安慰道:“石奴,好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老夫人,我……我实是感念特进大人,大人对我们谢家的恩德似海啊……”
“莫哭,莫哭,这都是他应该做的,将来陈谢两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互相帮衬的嘛。”
“嗯嗯,”谢石站起身来,躬身一揖,头也不回的擦着眼泪跑了出去。
“他……他这是为何啊?”司马熙雯看着谢石的背影,诧异道。
“他说尚书仆射已经病入膏肓了,我跟他说明天一早回建康,去探望病情,他就这样了。”陈谦摊手道。
“你做的好,应该的,应该的,你和谢尚一直以来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去吧。”苗薇点头道。
“哼,我还是想不通,你去看他干吗?你入诏狱受酷刑,他未露一面,亏你替他擦了这么多的屁股。”司马熙雯不屑道。
“哎呀,夫人啊,人家不也是为了避嫌嘛,可以理解的。”
“好好好,去吧,就属你能顾全大局,行了吧。”说着,司马熙雯腰肢一扭,气呼呼地走回了后堂。
“母亲,那我明早就走了,您要保重身体,我去去就回。”边说着,陈谦搀扶着母亲向后堂走去。
“你做的对,回了建康别忘了去你岳父那里,走的时候要陛辞,不可缺了礼数。”苗薇边走边叮嘱道。
“那是,八月十五我未经陛辞就走了,那是尚书仆射给我擦了屁股嘛。”陈谦引用了司马熙雯的话,不觉心中暗笑。
“是啊,这就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陈谦带着毛安之和六名亲兵上路了。
为了早去早回,此次行程没有走历阳,直接走了宣化镇(今南京浦口区),一路上马不停蹄,晓行夜宿。
四日后的深夜子时,坐船渡江,经秦淮河回到位于乌衣巷的家中。
一进家门,突感冷清,想起了父亲陈?,那个高大威严,却又内心慈爱的形象。
昔日的广陵公府啊,有父亲、母亲、荷香、陈安,后来的鲁秀、陈宝,还有众多家丁丫鬟……
那是多么的热闹,喧嚷,如今只剩下几个家丁在看门,唉,再也回不去了,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不知睡了几回,睁眼天已蒙蒙亮了起来。
赶紧起身,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快步走出后院,来到中堂,唤来两个家丁,带着香纸去了鸡笼山。
拜祭了父亲陵墓。
然后打马扬鞭去了鸡笼山东侧的武陵王府。
下马后,登上阶梯,扣响大门。
过了一会儿,有个家丁睡眼朦胧地打开了大门,擦了擦眼,看清楚了是陈谦,忙躬身一揖到地,“广陵公?您、您怎么来了?”
“嗯,去禀报武陵王殿下。”陈谦吩咐道,然后在大门口负手溜达起来。
家丁答应着,跑了进去。
一盏茶工夫,家丁跑了出来,躬身道:“广陵公请进。”
说罢,家丁在前引路,带着陈谦进了王府。
穿过前院,来到中堂,见司马??和应王妃坐在座榻上,正漱着口,旁边有丫鬟持铜盆接着。
陈谦快走几步,跪倒在地,“陈谦,拜见岳父岳母大人。”
“起来吧。”司马??往铜盆里吐了口痰,擦了擦嘴道。
陈谦站起身来,接着道:“儿昨夜子时回来的,刚刚祭拜了父亲陵墓,然后就来拜见岳父岳母了。”
司马??脸色缓和了些,仍是肃穆道:“你怎么回来了?”
“儿听闻尚书仆射病重,特回来探望一下。”陈谦躬身答道。
应王妃伸手,和声细语地道:“贤婿快请坐吧。”
陈谦坐下后,她又道:“前日收到了熙雯的信,知她安然无恙,我也就放心了。”
第126章 施恩谢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