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老人家的东西都抢,还诬赖别人!”
大家看着这两个人,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其中有人提议,还是请主簿大人决断吧。
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于是,人们簇拥着仍旧撕扯在一起的两个年轻人向着谯郡主簿衙门走去。
谯郡主簿王荟,此时正在吃午饭。
他左手拿着三哥王洽刚命人送过来的新作《山海大悟帖》,右手胡饼蘸着醋,津津有味地吃着。
王洽是和王羲之齐名的大书法家,虽然自己比三哥水平稍逊,但草书也是在大晋占有一席之地的。
忽然听到衙门外,有嘈杂声音,不禁皱起了眉头。
心道,这正午时分,也有来告状的?
待要吩咐手下轰出去,但又想到特进大人的告诫,兖州境内不得有上访人员出现,何况这是在谯郡,兖州的制所。
遂把剩下的胡饼塞入嘴里,放下王洽的法帖,吩咐军卒把外面人带进来。
几名军兵带着老妇人、精瘦汉子、衣衫褴褛的少年,上了大堂。
众行人和围观看热闹的群众在中堂台阶下,一起观望。
王荟听了两人的叙述,一时犯了难,这人证老妇人老眼昏花,看不清楚。
遂大声喊道:“堂下的人里有没有看清的?”
众人纷纷道,没有。
王荟白皙销瘦的脸庞上有些不耐,眉头微蹙。
思忖片刻,对老妇人道:“老人家,你的包袱里没少东西吧?”
老妇人躬身答道:“大人,一件没少呢。”
“这样,你先下去吧,这里没有你的事了。”王荟温言道。
随即,他话锋一转,喝道:“你们俩,暂且下狱羁押,待本官细细查访后,再来判案。”
少年赤紫黝黑的脸堂更加红了,他声音未脱稚气地喊道:“我是抓贼的,为何让我下狱,大人,您有所不公。”
盗贼也油腔滑调地跟着起哄道:“大人,您无凭无据,怎能将我抓起来?我明明是做了善事,抓了贼人……”
大堂下的众行人议论纷纷,对王荟的裁决颇有怨言。
王荟脸红一阵儿,白一阵儿。
他一拍桌案道:“你们都不肯替他俩作证,本官也未再现场,怎能马上做出公正裁决?”
刚要挥手,令军兵把众人赶出去,只听堂下众人中有一个清脆俏丽的声音传了出来。
“谁说未在现场,就不能做出公正裁决?”
第135章 谯郡街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