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9章 五斗米道[2/2页]

东晋五胡风云录 千户陈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急,不急,明公,我们一步一步来,一个也不放过!”郗超迎合着桓温的意思,郑重地道。
      又对饮了一杯酒,桓温有些忧虑地道:“对了,景兴,你的岳父还在陈谦军中,听说颇受陈谦重用,拥兵驻扎在野王,此次撺掇着陈谦北伐,会不会令周马头不悦,再起阋墙谇帚。”
      周马头——即陈谦手下大将,中军将军周闵之女。
      那个年代的女子名字还真是有趣,比如崇德太后褚蒜子,东汉桓帝的第二任皇后叫做邓猛女,更甚者还有曹丕的皇后郭女王……
      “敝夫人,咳,咳,不必在意,虽然她性格那个那个……”提起他老婆来,正如她的名字,马头,剽悍异常,名闻建康,郗超曾经夜游秦淮河画舫,引姬听曲,回家被周马头抓的满脸是伤,一时成为笑谈。
      “嗯,我会将你岳父调回建康任职,如何?”桓温思忖片刻道。
      “如此甚好,甚好啊,多谢大司马。”郗超在座中躬身一揖。
      翌日晨,早朝。
      这是晋哀帝司马丕正式上班的第二天,议朝政的第一天。
      太极殿上高大的直棂窗全是关着的,垂挂着五彩云气?帷。
      殿中有几个汉白玉墩台,上面放着薰炉、铜鼎之类的器具,一缕一缕的青烟喷飞而出,弥漫着异香。
      时值初夏,大殿上众文武汗如雨下,但依然坚持着不去擦,任由汗水深入衣衫。
      桓温进殿时曾问过守值宦官,为何不开窗棂?
      答曰,陛下不许,见不得光和风。
      文武官员按品级而立,丹樨前站立四人,从左到右分别是总理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大司马桓温,太尉陈谦、尚书令王述。
      大家等了许久,才听道熟悉的中常侍田孜公鸭般尖厉地声音:“陛下驾到。”
      一时间,磬钟丝竹鸣响,司马丕迈着稳健的步伐从屏风后转出,上了丹樨。
      结果,走到最后一阶时,腿抬得低了点,差点绊倒。
      幸亏田孜在身侧扶住了他,给庄严肃穆的太极殿带来了一丝异样的氛围。
      司马昱领衔众文武跪倒在地,山呼万岁,行三叩首大礼。
      司马丕抽了两下鼻子,闻了闻大殿上汗臭味和燃香味交织在一起的怪味,不禁皱了皱眉,兴致索然,沉声道:“众卿请起。”
      一片????的声音后,众文武站起身来。
      田孜双手托着一个油光锃亮的漆黑和一名宦官走到司马丕案几前。
      宦官执斛将茶盏里倒上了黑乎乎的液体。
      司马丕苦着脸从漆盘中取了一粒比小孩儿拳头还要大一点的殷红色“仙丹”塞入口中,嚼了起来。
      他天天吃这玩意儿,没有一次是好受的,经常吧肠胃都要搅得翻了个个儿,但他很励志的坚信,越是让自己感到苦的东西,越是好东西。
      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不就是这个样子嘛。
      嚼了一会儿,司马丕端起茶盏,将黑色液体(烧符水)合着“仙丹”咽了下去。
      一系列操作,陈谦在下面看的是目瞪口呆,但其他人都面无表情。
      这是东晋流行之物,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富户商贾,即便是不吃的,也见过,习以为常了。
      在那个时候,没有吃过“仙丹”就是赶不上潮流,都不好意思自称为“名流”。
      家中没有备点存货,在招待客人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热情待客的好主人。
      只听司马丕缓缓地道:“今日正式朝议,众卿有何奏事,尽管说来。”
      “臣有本上奏!”
      众人看去,从第二排中走出一人,白面长髯,翩然俊雅,正是桓温的喉舌——中领军范汪。
      范汪来到丹樨前,躬身施礼,郎朗而道:“陛下登基,阳和启蛰,巍巍大禹,堂堂圣功;仁被苍生,德格玄穹;天地万物更新,应有一场大胜来锦上添花,迎合这隆和盛世的到来。”
      一番马屁下来,令许多大臣不齿,先帝刚死了没有几天,就是盛世了,那先帝时期就是暗无天日了吗?
      司马丕泛青的面皮上红了起来,兴奋道:“范卿请讲,什么大胜?”
      范汪直起身子来侃侃而谈:“鲜卑白虏近年屡犯边境,甚至深入到长江北岸,更围攻谯郡多达十八日之久,生灵涂炭,赤地千里;此仇不报,我大晋子民将深以为耻。”
      陈谦暗忖道,这是针对我的,tmd。
      但此时已身居太尉,贵人寡言,不轻易表态,只在揣摩着桓温的用意。
      范汪的话音一落,桓温的老对头,尚书令王述反驳道:“中领军此言差矣,陛下继承大统,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富国强民,事农耕重田桑兴商贾,穷兵黩武,不可取。”
      “一场大胜,更能令大晋子民欢欣鼓舞,士气旺盛,感念陛下英明神武,万众一心,正如《商君书》所言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则求荣。”范汪紧跟着辩驳道。
      “战事一起,耗费钱粮无数,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况且刀兵之事,谁敢保证就是一场大胜?”王述拔高了嗓门,怒意又起。
      “尚书令大人这是说我大晋将士无能了?《三略》讲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国亡家破,失人也。。”
      “你分明这是在强词夺理。”
      “唉,陛下,”范汪不再理会王述,向丹樨之上再次躬身,神情肃穆道:“自中宗元皇帝南渡以来,历代先帝每每想起北方中原沦陷区大晋子民,都心痛不已,陛下一登基即北伐,一则顺应民心,二则完成先帝之遗愿,国人必将感念陛下为中兴之君。”
      陈谦暗笑道,得,这把司马丕捧上了天,好一张伶牙俐齿。
      既然说到不北伐,暗指皇帝就是对历代先帝不孝,扣以大帽,王述一时语塞,不好应对。

第209章 五斗米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