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他率领的诸葛攸手下三百泰山精兵也加入战团,一时间,喊杀声四起,混战成一团。
司煊校尉忙趁机命手下军兵救火。
各种器械的水向大火淋浇了过去,横空乱射。
但如杯水车薪一般,水虽然泼入了大火中,那火势总不肯有所减弱。
刘牢之心中焦急万分,这冲天的大火恐太尉已经烧死在里面了。
他奋起神威,砍翻了身边几名将校,对司煊校尉大吼道:“跟着我,把所有的器械朝一个处灌水!”
司煊校尉赶忙下令手下军兵跟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刘牢之,向府衙西面的后院前跑去。
刘牢之将血淋淋的大砍刀一指,下令道:“全力以赴,在此处浇灌!”
司煊校尉命手下向这一处的院墙开始泼水、洒水。
躲在黑暗中的成恒心中暗道,陈谦等人在里面差不多不被烧死也被熏死了。
但为了将这一概率再度加大,不断催促身边士兵围攻司煊部队。
大火照的街面上如同白昼一般,刘牢之挥舞大砍刀,左劈右剁,勇不可挡。
一时间,刀枪响亮,斧剑齐鸣,喊杀声铺天盖地,人马往来似翻江倒海。
如刘牢之的办法,不大一会儿,救援部队果真浇灭了一处已经倒塌的院墙大火。
在火海中,辟出一条救援逃生之路。
刘牢之瞅准机会,砍杀两名军兵后,拨马向院墙内冲去,一边大喊道:“随我救人!”
陈谦在院内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喊杀声,但已经不敢再次拿开布巾喊叫了。
浓烟中,他一手捂住口鼻,一手拉扯身边人,向反风向的地方聚拢,尽力将身子压得最低,在地上爬行。
炙人肉,烧毛发,吱吱作响,忽暗忽明,后院中宛如人间地狱一般。
火海依旧是漫天横流,疯狂的火浪一个接着一个,张牙舞爪地仿佛要把夜空也吞下去。
火海下方烟雾弥漫,好似乌云坠地,它的上面是颤巍巍,晃悠悠,摇摇欲坠的主簿衙门房舍。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
烈焰飞腾,金蛇乱舞的火光中,一个黑影从外面冲了进来,跃马横刀,如天神下凡一般。
“太尉,你在何处?太尉……”刘牢之的嗓子已经嘶哑,令人听不清楚,只听到一声声的吼叫。
起初,陈谦以为是成恒的人进来寻找尸首,杀人灭口,但听到了“太尉”的声响,依稀辨别出马上之人像是刘牢之的样子。
遂站起身来,边举手挥舞边大喊道:“道坚!我们在这里!”
刘牢之一看有人挥手,心中大喜,催马来到近前,伸出手来拽住陈谦胳膊。
陈谦借力纵身一跃,上了刘牢之战马后屁股,紧紧抱着刘牢之的腰。
刘牢之纵马驮着陈谦向院墙外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随着司煊部队端着器具纷纷涌了进来,将水泼在了众人的身上。
众官员赤条条,不顾脚下发烫的砖石、木柴等物,相互搀扶着向外跑去。
来到主簿府衙之外,又有军兵上前不断向他们泼来水。
大家虽然狼狈不堪,但依旧拼命地享受着冰凉的井水和清新的空气,带来的酣畅淋漓,通体愉悦快感。
躲在黑暗中的成恒,看着刘牢之从火海之中冲出,马后驮着一人,定睛仔细辨认,见后面之人赤条条的只穿着亵裤,全身上下乌黑一片,像个炭人。
心中又气又恼,难道陈谦还活着吗?
再看后面,有十几个全身赤裸的人跑了出来,也是浑身乌黑,像是一群从阴间跑出来的孤魂野鬼,无法辨认。
成恒心一横,拔出剑来,咬牙对身边最后百十余名将校军兵下令道:“将这群跑出来的人悉数杀掉,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众人齐声呐喊着,随着成恒一起向陈谦、刘牢之等人杀去。
陈谦正趴在一个大木桶旁,大口大口地喝着井水,擦拭着身上烧烫灼热的皮肤,听见呐喊声,抬头看去,成恒一脸狰狞,催马挥剑率军杀来。
不等他下令,刘牢之已经拍马舞刀,直奔成恒而去。
砍翻几名军兵后,与成恒照面。
只一个回合,成恒手中宝剑就被刘牢之的大砍刀磕飞,人也随之翻落马下。
陈谦大喊道:“道坚,留活口,不要杀他!”
也不知是人声嘈杂,刘牢之没听清楚,亦或是他喊得有些晚,分毫之间,刘牢之手起刀落,将半跪在地上,刚要起身的成恒斜劈成了两段。
半截身子飞出老远,一腔热血喷射空中,“扑通”一声,成恒下半身栽倒在地。
刘牢之丝毫未停顿,顺势催马杀向了成恒残余部队。
用西晋嵇康《幽愤》中的八个字来形容成恒,恰如其分。
“事与愿违;遘(gou)兹淹留。”
一个时辰后,坐落在下邳城东的主簿衙门大火渐渐熄灭,几乎被夷为了平地。
天色残星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独独留下了一勾弯月,挂在西方。
东方显露鱼白,不多时,一轮红日升起,下邳城内鸡鸣犬吠,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仿佛昨晚发生在主簿衙门惊心动魄地那一幕,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陈谦坐在自己的徐州刺史衙门大堂上,口鼻中仿佛还留有烟火气息,令他心有余悸。
但经此一劫,并未感到疲倦,仍然是神采奕奕。
他笑着对坐在两边的文武官员道:“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倒好,第一把火差点把自己烧死。”
众人爆发出一片低声轻笑,太尉开玩笑,自然要适度的笑一下。
司煊校尉进来禀报道:“主簿衙门内有十七人被烧死,成恒及手下五百乱兵尽皆被斩杀。”
陈谦挥手令他退下,看着长史萧馆道:“萧长史,你起草一份奏章,将今晚之事及成恒罪恶行径禀报朝廷,他有没有家属?”
“禀太尉,成贼有妻妾五人,子女三人,早已在建康购买宅院定居。”萧馆躬身答道。
第13章 破釜沉舟,付之一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