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一时间,两军十几万人马都已经惊呆了,这是在战马跑动中射的绳子,绳子有三根手指粗,他这是用两箭射在同一处才射断!
片刻工夫后,晋军阵地上欢声雷动。
一时间,战鼓声,号角声响成一片,惊天动地。
陈谦露的这一手,把慕容筑和手下鲜卑军兵的信心彻底被摧垮了。
他们鲜卑人在辽东,以狩猎为生,论骑射功夫天下第一,毫无争议的列北方诸胡之首,神箭手比比皆是。
而城下这位名闻遐迩的大晋太尉,箭术却是令人匪夷所思,闻所未闻,更不用说见了。
陈谦收回弓,催马回了本军阵地,等待着慕容筑的答复。
城上的慕容筑展开了激烈地思想斗争,他们鲜卑部族的精神领袖,战无不胜的慕容恪都被城下这个陈谦打的一败涂地,被迫受辱签订盟约,回到邺城一病不起。
自己跟慕容恪、慕舆根比,实力和水平那是相去甚远,更何谈跟陈谦比?
坚守不出,无非是多耗些时日,自己和手下六万鲜卑将士将白白送掉性命。
投降?这不是丢慕容氏的脸嘛,有何颜面回到邺城面见陛下,面见宗亲,部族父老?
虎牢关比洛阳险峻十分,也在三四日之内被攻破。
而傅颜的文韬武略,在整个燕国至少排在前五名的搴旗虏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不用说打,五万大军连坚守都不过五日,不也逃了吗?
想到傅颜,他眼前一亮,他不但丢了虎牢关,而且全军覆没,光着屁股跑回了邺城。
我要是带着六万大军,毫发无损的回去,岂不是立了功?
洛阳毕竟是座孤城嘛,谁来也守不住,能保全了六万人马就是保全了革命火种!
人在困难时刻,自己说服自己妥协的理由总是很充分,而且愈加有理。
想到这里,慕容筑回到箭楼里,命军兵取来纸笔,开始挥毫写道:
大晋太尉陈谦在上:
本王慕容筑也是吝惜双方将士生命,欲止刀戈,熄战火,撤出洛阳城。望太尉不要食言,令城北邙山人马撤下,并在河阴郡渡口安排船只,我将率军东返邺城。
写罢,吹干,抽出一支箭,将纸卷在箭身上,用绳索紧紧缠绕。
然后,走出箭楼,来到城头,张弓搭箭,向晋军阵地射去。
晋军阵地上看得分明,有亲兵取过箭矢交给了兖州别驾张玄之。
张玄之打开一看,俊脸上眼角眉梢漾开了笑意,双手递给身边的陈谦道:“太尉神勇,卑职敬佩万分!”
陈谦接过信来,扫了一眼,淡淡地道:“如此甚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兵者不祥之器也。”
陈谦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来诠释了自己对打仗的厌恶,对杀戮的不屑。
吉祥的事情以左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为上,偏将军身居左侧,而上将军身居右侧,充分说明行军打仗就是以丧礼的仪式进行。
遂吩咐亲兵,飞马报知邙山上的庾希,慕容筑已献城,令其在河阴黄河渡口将自己来时的船统统留下,并来东门与主力中军回师。
然后令张玄之在马上执笔书写,自己口述道:“慕容将军此举本太尉甚是欣喜,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已令邙山大军撤离,河阴渡口的船足够贵军东渡黄河,两个时辰后可出发,后会有期。”
写完,令军兵去城下,学着慕容筑的样子,将信射上了城头。
不大一会儿工夫,城头上本来刀枪林立,衣甲鲜明的鲜卑军兵消失了,随之无数面战旗也卷了起来。
显得空空荡荡,竟然还有些许飞鸟停落在了城头,看起来颇有异样。
一个时辰后,洛阳东城门大开,城内隐隐有人影来回奔走。
这时,洛阳城北方向烟尘大作,传来隆隆马蹄声。
第39章 洛阳城下显神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