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吃饱喝饱后,墨小唐看向顾宴,认真的说道:“北州书院一事,你可有招纳到夫子?”
      顾宴认真的说道:“夫子的话,我打算从同窗的举人们里招纳。已经给他们去信了,想来最快也要过几天才有回信。”
      “那就好。”
      墨小唐松了一口气,她想让北州城的孩子都能读书,读者能明理,亦能开拓眼界,不再做一个睁眼瞎。
      关于北州书院一事,很快传扬出去,北州的百姓们都是翘首以盼。
      ……
      念心在裴府,对这事亦有耳闻。
      裴允坐在茶室里,亲手泡茶,“今天天气不错,念心大哥不打算出去走走吗?”
      “北州书院,是怎么一回事?我看全城百姓在热议这件事。”
      念心坐在他对面,直接问这事。
      裴允闻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回答道:“那是北州的新政策,顾大人提议的,建立北州书院,让穷苦的百姓孩子也可以念书认字。”
      “这个想法很好。”
      念心十分赞成这事。
      若不是身负军职,他都想去应聘书院的夫人,教孩子们骑射,这可是念心最擅长的。
      裴允摇头,“想法很好,却很难实现。顾大人这么做,会让其它城的私塾夫子们对他产生怨念,甚至是很大的意见。”
      “万幸的是,北州城是新建的大城,以前也没有私塾的存在。”
      “嗯。”
      念心又问,“你似乎不怎么看好这事?”
      “你有所不知,有些好事,到最后会变成坏事。原本没希望的,一辈子就这么过了。突然给了他们希,最后却是抹杀这份希望,罪过更大,变得不可饶恕。”
      裴允并非杞人忧天,他只比念心大哥小一岁,却经历不少。
      裴家出事后,家破人亡,他和弟弟裴山还得分隔两地。并非不能聚在一起,只是裴允不想被人一窝端了裴家的后代,斩草除根。
      所以才会让裴山在东都城定居,娶妻生子。
      而裴允长相不差,又有医术在手,只要他想成亲,找个媒婆登门,要不了三天就能把这事办妥。
      可重点在于,裴家的血海深仇还没有报,裴允哪有心情与姑娘成亲生子!
      念心是知道裴家的事,“你收到京都的消息没有?”
      “什么消息?”
      “关于徐昭的。”
      “说来听听。”
      “徐昭的儿子们,进了一趟天牢,全都人头落地了。办这事的人,是英国公余丰城。”
      “竟然是他?”
      裴允大吃一惊,他是万万不敢想像,徐昭都这把年纪了,却要承受丧子之痛。
      念心看到了他一眼,“之前顾宴来裴府,从你这里拿了些东西走,是不是就是当年裴家被陷害的证据?”
      “是。”
      裴允点头,没有否认。
      东西已经给出去了,否认也没用。
      念心挑了挑眉,“徐昭的儿子,并不是因裴家的事,而被抓进天牢。而是因为有人告御状,惊动了东睿帝,所以才会处理的如此之快。”
      “告御状?原来,顾大人的法子,真的管用啊。”

第124章 人有相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