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
      战后则进拜大将军。
      次年,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
      元狩四年(前119年),与外甥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而还。
      此战后,匈奴“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也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
      武帝赐谥号“烈”,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阴山形状为其修筑墓冢。
      而霍去病呢?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十九岁时便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
      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
      而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
      这对于东汉末年还拥有大量骑兵的将领来,这是一个极其容易效访的对象。
      可霍光呢?
      对于此时讲究家族兴盛的东汉三国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反面例子。
      世家子弟无数人为了家族延盛,而选择另一位住为主公,可是霍光呢?
      霍光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忠诚勤恳,持心公正,勤劳国家。
      汉武帝临终时,还被授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
      汉昭帝继位,解除了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册封博陆侯。
      汉昭帝去世,拥护并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女儿还为汉宣帝第二任皇后。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4月21日),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按照相国萧何故事,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
      然而就在两年后,霍氏图谋造反,毒害许平君皇后母子事发,全族被坐罪处死。
      霍光的父亲名叫霍仲孺,公元前141年前后,以县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阳侯家服役。
      霍仲孺和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
      霍仲孺在平阳侯家任务完毕返回家中,另娶妻子生下霍光,和卫少儿不再来往。
      ......
      未完待续
      第047章预告诛心之语

29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