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失守可把崇祯皇帝给气坏了。他立刻下旨把宋祖舜的官职一撸到底。这位原先的郧阳代理市长兼军备司令便被革职回家了。
宋祖舜被革职之后,回到东平府,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泰安东平县。宋祖舜觉得非常地窝囊,自己怎么就把郧阳给丢了呢?自此,郧阳丢失便成了宋祖舜心中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宋祖舜回到家中开始苦心研究兵书战策,尤其是太公兵法六韬战术中的犬韬战。他以当代人吕坤的《救命书》、张朴的《城守机要》为蓝本,删镑录耍,出以己见,两易其稿,最终写出了《守城要览》这部兵书。
《守城要览》共四卷,九十四章,约两千三百字,系统论述了守城作战的一般理论原则,对于城防设施和兵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在前人守城思想的基础上,宋祖舜结合明末军事形势,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书中强调以战代守,守中有攻,攻守结合的军事思想也是可取的。宋祖舜守城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坐而役使敌国”。守城表面上是被动的,但要争取主动。敌人未来进攻,我要先加强防守;敌人不来挑战,我要伺机出击;敌人获取主动,我多方扰之使其被动。有时要多次出击以振我士气,有时要按兵不动以挫敌锐气。要使敌人常处于紧张状态下,这样就能变战略被动为主动。
《守城要览》着重论述了城池防御设施的布局和筑建方法。以城墙为主体的城池防御,要有内外多个层次,城墙高五丈,底宽二丈五尺,上宽一丈三尺。城墙外侧要修筑两面或三面拐墙,距城墙二十步沿池内侧修筑牛马墙(或称羊马墙)。墙上设火器发射孔和?望孔。城外挖宽二二丈、深二丈余的护城河,池沟中设置铁蒺藜,使护城河、牛马墙、城墙构成有层次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宋祖舜在《守城要览》中还记述了守城的器械和使用方法,内容详致,且有可操作性。宋祖舜提出了守城的“五败”和“五全”之道。“五败”是指五种情况下守城必然失败,即:城中青壮者少,老小病弱者多;城大而人少,粮少而人多;储积的物资屯于城外;豪强大户不肯出力用命。再加上城内地势低于城外水流的地势,土质疏松而护城河浅小,守城器具不足,柴火与用水不能保障,虽是高城也不能守。“五全”是指守城胜利的五种情况,即:修缮城墙与护城河;守城器械齐备;人少而粮多;将士官民上下团结;刑罚严厉赏赐厚重。加上城邑背靠高山、面临大河,地势高而水源充足,地势低凹处却离水源较远,就利于守城。避免“五败”,争取“五全”,因天时、就地利,是守城的前提。宋祖舜在守城的战术指导上,提出了“见利而行,不可拘以常格”的灵活机动原则。当敌人来势凶猛时,他主张静默而待,不要立即出城迎战。如遇敌人主将亲临城下,他主张“度其便利,以强弩丛射,飞石并击,毙之”。以此沮丧敌人军
第59章 宋祖舜与他的《守城要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