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件事,臣也想过,不过少伯说,有财政压力,所以臣便退而求其次,选择借商会的力量,来活跃,带动三州经济。”
      刘和轻点头,望向范蠡:
      “少伯,现在我朝财政,很困难吗?”
      范蠡知道,刘和虽只是开口问他,财政上的问题,但下一句,绝对会是游说他,同意建立交易中心。
      当即诉苦般的说道:
      “陛下,您是不当家,不知当家的苦!”
      “我朝财政,何止困难,现在基本上,就是入不敷出,每天都在亏损。”
      “若不是陛下的基建维护,都是选用的军中俘虏,工部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臣都想劝陛下,暂时停止基建,待经济复苏后,再行修建。”
      闻言,刘和眉头紧锁,他清楚,范蠡话语中,虽有夸大之处。
      但财政亏损,绝对是个不争的事实。
      想到这里,刘和心中一动,觉得,此法应该可行。
      于是说道:
      “少伯,既然如此,那你就更应该支持,建立交易中心啦!”
      “虽然,孤一直都说,让你们开源节流。”
      “但你等,提出来的办法,从来都是想着怎么节省,从未想过如何开源。”
      “而今,一个绝佳的机会,放在眼前,可不能错过啦!”
      范蠡闻言,心中颇感疑惑,不由问道:
      “敢问陛下,是何机会?”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听见这话,范蠡如何不明白,刘和的想法,当即继续诉苦的说道:
      “可是陛下,财政,是真的紧张,臣手中并没有余钱啊!”
      听见范蠡,两次说没钱,刘和知道,国库里,就算有钱,多半也不多了。
      想到这里,刘和低叹一声:
      “唉!”
      “本来孤都想好了,由你户部前头,甄糜两家为辅,再加上河东卫家,益州吴家,在三州寻一地,做一个大型市场,当做南北物资的交流站。”
      “让闲散商户,不必跑那么远,便可以拿到想要的物资,带回自身所在地。”
      “同时,还可以借此,给那些预备役,找点事情做,让他们充当护卫,全程护送,在市场购买物资的商家。”
      “甚至说,还可以把这点,当做一个卖点,吸引哪些有志从商,却苦于钱财,聘请车队的商人,前来此。”
      范蠡被后世尊为商圣,在商家一道上,自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听完就和的话后,他立马便知道,这其中有利可图。
      而且还不止一点点,无论长远看,还是短时间内,这都是个绝佳的聚宝盆。
      想到这里,范蠡心动了。
      他开始思考,如何以最少的代价,把这个市场建立起来,然后抓在自己手上。
      但苦思半晌,范蠡心中,还是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于是,他索性不想了,决定把这个难题,甩给刘和。
      “陛下,如你所说,这个市场建立,确实有很多利国利民的好处!”
      “无论从长远考虑,还是就眼下时局而言,臣都赞同。”
      “但国库中,实在拿不出钱了。”
      “陛下,您看您能不能想个法子,把这钱变出来。”
    &nb

第400章 发放国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