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25章 麻秆打狼[2/2页]

次元入侵现实 吴子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宗武大明帝国链接到现代世界的那一刻开始,既定轨迹就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只要对洪武时期历史有所了解的都清楚,自己即将面对的朱元璋是怎样一个皇帝。
     就以朱元璋帐下的淮西勋贵们举例,当他们看到历史记载之中的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平道路,拿着他们淮西勋贵们各种满门消消乐之后,心中有产生何种感想?
     会不会产生一种:我对老大的了解远远没有想像之中的那么高!
     会不会有一种:我已经高估了老大的狠辣,依旧低估了老朱的残暴。
     这些跟随老朱打江山的家伙们,一个个的,心里头都会产生提防之心,而老朱呢!
     他难道就对此没有心忧?
     你没看到朱元璋将朱标之外的儿子们一个个扔给刘浩龙国调教之后,这些个勋贵们一个个立马就效仿吗?
     是唯恐不及的那一种,是哪怕李善长这个老狐狸都没有任何一丝犹豫的跟随。
     因为哪怕李善长也清楚,哪怕明明已经知晓了自己老李家未来会灭门,依旧不敢说这事就能够完全避免得了。
     是哪怕对自己儿子成为‘武夫十分排斥,也必须给自己家族安排一个‘后路的心思。
     去了刘浩龙国,进入了士卒队伍之中历炼,哪怕辛苦一些,也总好过未来面临可能灭门之时,一个都留不下吧!
     你只要稍微统计一下,就能够知道他们的安排往往都是嫡次子,也只有没有嫡次子之后才会选择安排其他儿子。
     这事,朱元璋难道看不出勋贵们的心思?
     他看的分分明明,却也只能任之由之罢了,因为哪怕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这本身就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是稍微推演一下,就清楚自己未来势必会做的。
     同样,他改变了这一未来,同样需要给底下人一定的适应时间,很多事不就是这样,不是你说我已经改了,别人就会信任的,这一信任,还不得别人在后续观察之中逐渐认可才行。
     好在到了如今,这事在淮西勋贵们心底深处形成的疙瘩,也逐渐得已消除。
     这也需要感谢有着诸天万界这一去处,同样需要感谢诸天万界这一真正的大世之争。
     当一个封闭空间之内,许多事情哪怕你清楚了,实际上也是很难有解的。
     因为资源就只有那么多,你不去争夺,就意味着被别人夺走,仅而导致你乃至于你家族的没落。
     反过来呢,当向外索取资源变得可能之后,家里头那点资源哪怕依旧珍贵,那也会让人不至于为此拼命,哪怕这份争夺依旧,也不至于如过去那般激烈矣。
     因为总有人发现自己真就不适合某一行的,比如这些个勋贵们发现自己家中的孩子们,还真就在行伍之中没有多少天赋,是倘若逼得自家儿子进入其中,最后也不可能走多远。
     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还是一旦进入其中,当自己无法照料之时,很可能自己这个儿子真就会在某一次小小的战役之中悄无声息的消失。
     你在这一行根本没有多少天赋,又何必强求呢。
     在过去,是你没有办法,只有这一个选择,而现在,诸天万界的存在已经告诉你,其他道路不仅仅可以让你的儿子可能抵达和你一个高度,甚至于还可能远超你现如今的高度。
     你又该如何作想?
     哪怕凡人世界里,各种阀们不也同样如此吗?
     所谓的4加4,不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儿女根本无法外头立足,与最普通家庭的百姓竞争,也完全没有任何把握吗?
     说白了就是这些个孩子完全就是没出息的,没能力的,于是想到了这样一个精准投送方式。
     在这个精准的投送方式之中,他们的各种关系与人情才是可以发挥最大价值之时。
     就比如其中需要两个教授推荐这一条件,对普通家庭而言,那是天堑,可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很简单的交换而已。
     你给我的孩子写推荐信,而后我再给你的孩子写,大家都满足了,也都确保成功了。
     这事在没有爆发出来之前,底层百姓只会看到他们包装出来的光鲜亮丽,可真正看透了其中内幕,就会发现其中的肮脏远超表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倘若我们将立场站在淮西勋贵们一方,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做法完全没问题,是你多半也会这么做,而后堂而皇之的将‘十年苦修凭什么胜过三代人的努力在所有人内心扎根。
     于是,阶级就这么一步步被固化出来了。
     可你倘若站在最顶层,也就是朱元璋的立场,你就会发现同样没有任何问题。
     勋贵们已经给的足够多了,他们可是何大明帝国与国同休,可这样了他们还不满足,依旧想要得到更多,子子孙孙富贵还不够,还奢望子子孙孙高位以待,手中权力爆棚。
     可能吗?
     当真都给了这些勋贵们,低下的百姓还能有多少上升通道了?
     我们常说古代的科举对选材而言,片面到了让后来者无比吐槽的程度。
     可也要清楚,科举在任何一个古代朝廷,都是一种最为正确且最为公平的上升通道。
     哪怕到了咱们现代世界了,不也同样在用着变种版本的科举吗?
     真正不公平的,从来都是在科举之外的各种小手段,比如现代世界的各种定向培育。
     说好听一点,就是某方面的人才培养,可实际上呢,真正清楚其中内幕的谁不清楚那分明就是给某些特权人士准本的终南山小道!
     上位者从来都是制定规则的一群人,也是这群人从来都不会将规则放在眼里,他们也才是最为无视规则,也最清楚如何绕过规则的一个群体。
     淮西勋贵们在清楚的熟知了洪武时期历史后续之后,依旧没有一个真正出头去与朱元璋坐下来‘交谈。
     不就是清楚其中的运行规则吗?
     他们同样知道自己想要在这些方面大讲道理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他们自己同样也是没道理的一群人。
     所谓在罪过,他们真就可以用无数来形容,比如各种侵占百姓土地这种事,朱元璋稍微认真一下,就可以找出无数来。
     (本章完)
    喜欢。
  

第2625章 麻秆打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