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这也让读者好奇起来。
      “现象级的书?难道这本书比排名第一的还要牛b?”
      “做好心理准备才能开始看?这本书很虐吗?”
      “小苏导写的书,大概率是虐文,这小子是泪目之王。”
      “有这么夸张吗?看电影哭就完了,看书还能哭?我不理解!”
      “有没有一种可能,书的感染力比电影更强?”
      怀着好奇心,读者们开始读了起来。
      最开始,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茶馆》前半段。
      一些大老爷们来到茶馆。
      其中有皇亲贵族,有商人,有太监,有要饭的。
      这里,宛如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读到后面。
      一个乡下来的老头将闺女卖给了老太监,只卖了十两银子。
      通过文字的描写,可以发现这种事情很常见,常见到茶馆里面的人都不乐意去谈论。
      看到这,读者们心头开始堵得慌。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从没有想过世上竟会发生如此荒谬的事情。
      有些难以接受。
      当看到闺女晕倒在地。
      有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直接就退出了网站。
      他们是在看故事,但某些人却是在看镜子。
      这就是他们的亲身遭遇。
      这群人直接就哇哇大哭了起来,他们从小被迫离开了家乡,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苟延残喘,苟且偷生。
      帝都。
      刘奕菲躺在床上,无聊地刷着围脖。
      她的注意力被清北教授和苏天龙所吸引。
      怀着好奇心,她点开了苏天龙的《茶馆》。
      她也想看看,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能写出什么样的杰作。
      最初映入眼帘的是两位编辑的寄语。
      刘奕菲并不关心。
      一本书而已,有这么夸张吗?
      可当她看完后,完全改变了看法。
      【一个大姑凉,就值十两银子?】
      【如果卖到窑子去,兴许能多卖点,可你又不肯。】
      【那是我的亲生女儿。】
      【亲生女儿?你又养不起!能怨谁呢?】
      【那还不是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
      【行了行了,那是你们乡下事,我管不了。】
      【让孩子给太监做老婆,我怎么对得起女儿啊?】
      【卖女儿,怎么卖都对不起女儿!】
      【我回去商量商量!】
      多么现实,多么冰冷的文字。
      《茶馆》中竟然可以光明正大地讨论卖女儿。
      这是多么的讽刺。
      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哪还有资格谈对不对得起女儿。
      那个时候,道德规矩,礼义廉耻又在哪儿?
      就当下而言,活着才是最终目的,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卖了女儿,自己能活,女儿也能活,这就是该死的人生。
      有人说,这是乱世,卖儿卖女是乱世的标配。
      可盛世呢?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再看看秦二爷,也早就没了当初“实业救国”的激情。
      【你应该劝告大家,有钱就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就是千万别做好事。】
      秦二爷想承担该有的责任,可一层又一层的盘剥,早就让他看透了残酷的本质。
      看完后,刘奕菲内心感到莫名的绝望与无助。
      这种无助让她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种虐,让人绝望。
      她第一次感觉到如此的心酸与悲痛。

第39章 这种虐,让人绝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