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确认,信号的具体位置。
算算距离蓝星到底有多远。
如果距离很远,那也没有担心的必要,只要人类不回答这个信号,那对方则永远不会察觉到人类的存在。
想到这,苏天龙再一次感叹,还好蓝星没有恒星级信号传输的能力。
不然,说不定真会有哪个疯子,把那些东西引过来。
杨夏回答道:“不能确认对方的具体位置,只能确定是从猎户座那个方向发过来的,在那个方向上,有着不计其数的恒星,只要两个世界没有建立信号连接,那么就无法确定距离。”
苏天龙摸索着下巴。
若有所思。
确实是这个道理。
只要蓝星不回答这个信号,那么对方也无法确认地球的位置。
想到这,苏天龙的心情才缓和一些。
“你们为什么要发起这次活动呢?目的是什么?和这个信号有什么联系吗?”苏天龙问出一连串的问题。
杨夏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假如未来的某一天,对方用我们不知道的能力,发现了我们的位置,那人类应该怎么应对?”
苏天龙:“这种问题,不应该是科学家去思考的吗?科幻作家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杨夏:“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政府隐瞒了两年的原因,起初,世界各国也是这样考虑的,科学的事,就应该让科学家来处理,可,最近几年,基础科学出现瓶颈,科学家根本处理不了这件事。”
此刻苏天龙终于明白了。
这是想让科幻作家们,一起来想想点子。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重赏之下,必有智者。
科幻作家,又是想象力最丰富的那一批人。
说不定,就在无意间,他们就能想到一个奇妙的灵感。
而这种灵感,也有可能间接地影响科学家,促使科学家灵光一闪。
说不定,科学的瓶颈就突破了呢?
这种跨领域互相激发潜能的方式,其实很常见。
就好比,杨夏为了在微观物理上有所突破,那么她会选择去观测宇宙天体。
两者看似毫不相关的工作内容。
却能碰撞出非常美妙的火花。
要知道,人类历史上,很多次科学的突破,其实很多次都是来自科学家的灵光一闪。
达·芬奇根据鸟类飞行得到启示,发明飞行器。
鲁班根据锯齿草得到启示,发明锯子。
爱迪生根据竹子得到启示,发明灯丝。
瓦特根据水开了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
牛顿观察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得到的启示是地球引力。
杨夏很同意苏天龙的观点。
正如苏天龙所想,事实也的确如此。
苏天龙喝完杯子中最后一口茶,和杨夏做了一番道别,便打算离去。
临走前,杨夏提醒道,尽量不要去搭理楼下那群科学家。
他们就是一群顽固的疯子。
就是他们在组织抗议这次的征文活动。
在他们的思想里,科幻就是垃圾,科幻是拖累科学发展的罪魁祸首。
苏天龙点了点头。
最后杨夏将苏天龙送到休息室门口,安慰道:“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个信号也可能是个巧合,毕竟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事情都是科学无法解释的。”
苏天龙露出一抹微笑,道:“希望如此吧!”
朝着杨夏挥了挥手,便转身离去。
来到南大门们口。
那几个科学家还没走。
看到苏天龙出来,一群人立马围了过来。
“小兄弟,看你面生,应该不是天文台的人吧,为了龙国的科研事业,我劝你不要参与这件事!”
第55章 你好,世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