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章 刎颈之交[2/2页]

我的岳父是刘邦 晓梦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他人可以彻底的放松一下,张敖却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而且还要思考下一步行动,整个人的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
      “看来打仗真是个体力活。”张敖自己在大帐内看着地图自言自语。以前在张敖的想象中打仗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冲上去拼杀,赢了就活着,输了就死掉,带兵的将领羽扇纶巾轻轻松松的想几个主意,敌人就灰飞烟灭了。
      上过几次战场后张敖明白了,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还要靠坚持的意志和充沛的体力。士卒们按照将领的意图反复调动,将领们殚精竭虑的思考问题都是很累的。
      关于救与不救的问题,根本不在张敖的考虑之内。
      当年张敖的老爹张耳与自己刎颈之交的朋友陈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的分裂。
      当年张耳还是赵王歇的丞相,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和赵王歇一起被秦将章邯带领几十万人围困于巨鹿,陈馀带领着几万援军匆匆赶来,当时张耳一再下令陈馀带兵进攻解巨鹿之围,而陈馀却觉得自己这点儿人冲上去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两人产生了分歧,由生死与共的朋友变成了死对头。这段历史不但被公开来,而且还一代代的传下去,成了朋友相交的最大笑话。
      “也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对于这件事张耳讳莫如深,张敖始终不敢问,张耳自己也不愿说,最终的结果是真相淹没于历史之中,而人们编造着自己愿意听到的内容。
      张敖同韩王信谈不上什么交情,但这里有着国家的大义,大家都是为了守护大汉,所以张敖对马邑城的救援是倾尽全力的。
      简单的休整之后张敖带着队伍又出发了。
      “大王前方就是匈奴人存放牛羊物资的地方,守卫的人不多。”探马为大军带路,给张敖指出了要攻击的地点。
      “出击,快速解决战斗,能带走的东西全带走,不能带走的一把火烧掉。”匈奴人虽然逐水草而居,在后勤补给上比大汉的军队要简单的多,但几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光靠自己携带的物资是不能维持长时间作战需要的。所以这次出征匈奴人还带了大量奴隶赶着羊群带着粮食,随时为军队提供补给。
      匈奴人把自己补给的队伍藏的十分隐密,张敖派出的人对匈奴人作战方式十分了解,才发现了匈奴人队伍中战斗力最弱的存在。
      突然出现的汉军令匈奴人惊惶失措,汉军风一样掠过匈奴人的营地,卷走了营地上大部分的物资,留下冲天的烟火和满地尸体。
      当其他匈奴人赶来救援时张敖已经带人跑的无影无踪。
      匈奴人看着眼前的情景感觉十分熟悉,他们抢劫完汉人村镇后差不多就是这种情景,剧情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演员。
      “收缩兵力,保证各营之间能够相互呼应。”面对不断增加的损失报告,冒顿单于只能寄希望于匈奴的大部队能够咬住这支讨厌的赵国军队。
      马邑城外匈奴人的调动韩王信也接到了报告,他心中一喜:“我们的援军到了,再派人出城,将城内的情况禀告皇帝陛下,请求陛下前来救援。”
      \t\t\t()

第一百五十章 刎颈之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