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一章华夏历史正在复苏[1/2页]

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萌妹冰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与此同时。
      太原城。
      偌大的太原城,此刻再一次的沦为秦军的掌控之下。
      自占领了太原城之后。
      以王翦之令。
      整个太原城,城门紧闭。
      没有王翦之允许,是任何人不可出得城门。
      而此番。
      王翦眯着眼睛,见得面前摆放着的锦帛。
      一向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他,嘴角虽未带得笑意。
      然熟悉王翦之人,便可从其眼眸中闪动的精芒可以得知,此番王翦的心中,到底是有多么的高兴。
      “长平关之赵军撤了?”
      伴随着王翦的一句询问。
      在王翦的对面。
      秦军斥侯拱了拱手,便是沉声道:“启禀将军,四日前,长平关之赵军已然出发,其方向,正是吾等之太原城!”
      “则其目的,必为驰援太原!”
      听得斥侯之言。
      王翦缓缓点头。
      目光却是望向了赵国都城邯郸所在的方向。
      那脸上,已满是唏嘘:“赵军尚有数万大军屯于邯郸,而李牧将军于赵地,更有赵军十数万主力!”
      “若以邯郸和代地之赵军回援,而长平关之赵军依旧固守。我军孤军深入,兼之庞??、李牧之能,面对赵军之援军,若不撤退,便唯有败亡一途……”
      “此理,料想那赵王赵佾不会不明白!然而……”
      王翦没有再说下去了。
      此刻的他心中。
      却是有着和曾经的白淑,一模一样的感慨。
      一将无能,累及三军。
      一君无能,祸满一国。
      自古,君臣猜忌,便是取灭之道。
      若不是赵国君臣不合,互相猜忌。
      又怎么能给他王翦还有白淑可乘之机呢?
      然而现实没有如果。
      赵佾这个赵王,既然作出了这个决定。
      便要承受做出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代价。
      王翦和白淑身为秦将。
      身为赵佾的敌人。
      自然要将让赵佾和赵国,所付出的这个代价,足够的沉重!
      沉重到他们一辈子,也不愿意忘记的地步。
      王翦静静的见得面前的舆图,望着那条赵军来时的必经之路。
      目光之中,已满是冰冷之色。
      于是乎。
      不过十日之后。
      汾水河畔。
      见得近在眼前的熟悉的汾水。
      赵葱之副将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一别长平关,已是近半月。
      他明白。
      此刻他的主将赵葱将军,定然已与偌大的长平关共存亡。
      一路上。
      他领着十数万的赵军。
      照着来时之路。
      越太行山。
      渡少水。
      终于至得汾水。
      而只有渡国眼前的汾水。
      那座他和赵葱坚守了数年之久的城池——太原,或者说是晋阳城。
      亦是曾经赵国最初之都城。
      便已是近在眼前。
      抿着嘴。
      副将正欲下令麾下赵军将士渡过汾河。
      然而很快。
      “报!前方急报!前方急报!”
      但听得一声声急促的呼喊声传来。
      副将目光一凝。
      便望见一斥侯纵马疾驰而来。
      不待下马,便是朗声呼喊道:“将军,前方汾水……”
      话还没说完。
      副将心下一沉,便是急忙询问道:“前方汾水如何了!?”
      副将急忙询问。
      一面问着。
      一面纵马朝着前方河岸而去。
      还不必副将回答。
      副将便已是知道了一切。
      因为在汾水的对岸那头。
      黑压压一片大军,一眼望不到尽头,正默默的驻立于此。
      自然不是什么前来迎接他的赵军。
      因为副将知道。
      此刻的晋阳城,早已为秦军所拒。
      能出现在此汾水对岸。
      那么对方的身份,自然便已是呼之欲出。
      “秦军?”
      副将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他没有想到。
      他此行,本便是为了从秦军的手中,夺回太原。
      却未曾想。
      还没等他杀至晋阳城下。
      这占据了晋阳城的秦军,反倒是在此前往晋阳城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
      “如此也好,反倒省去了攻城之危!”
      赵葱不是什么良将。
      至于他的副将,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名将。
      虽饱读兵书。
      经得几番大战。
      然独自驱使大军,尚属首次。
      或许连赵佾这个赵王自己都没有想到。
      赵葱这个对他绝对忠诚的心腹之将,在选择执行他的王命之时。
      竟然会毅然决然的选择和长平关同生共死。
      这赵军主将之位。
      便落在了经验尚浅,才能不足的这位副将头上。
      新人,面对声名鹊起的王翦,难免是有些紧张的。
      但一想起临行之前,赵葱对他的遵遵教训。
      副将明白,十余万赵军之性命于己手,自己不能盲目而行事。
      赵葱自认,不是王翦的对手。
      而明白自己斤量的副将也知道,自己也同样不会是王翦的对手。
      或者说。
      当初之赵葱,与其是让副将驰援太原。
      倒不如说,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存了保存这批长平赵军之有生力量的心思。
      故以赵葱之言。
      为了保持赵军的有生力量。
      副将当即下令,便于此地,安营结寨。
      并不急于和秦军开战。
      便这般,和王翦所领之秦军,僵持在了汾水。
      与此同时。
      派得斥侯,向得邯郸已求援军。
      副将并不担心。
      此地乃是他赵国境内。
      晋阳距离邯郸,也并不遥远。
      相比于需要跋山涉水长平关相比。
      借由邯郸与太原之间的驰道。
      不出七八日,邯郸的援军便能赶到。
      等时间一到。
      待到邯郸的援军赶到。
      这孤军深入的秦军,若不撤退。
      等待着他们的,便只有败亡一途。
      这副将的算盘打得很好。
      但是他们有想到。
      不过两日之后。
      援军自然是到了。
      不过到的。
      却并非是他赵国的援军。
      而是秦军。
      说来可笑。
      明明是赵国之国土。
      然秦国之援军,却先于邯郸之援军赶到。
      而这一到。
      便是彻底的阻绝了赵军之退路。
      见得自自己后方和侧翼缓缓围拢上来的秦军。
      副将傻眼了。
      他不明白。
      明明丹水西岸的秦军,在王翦的带领下,绕路渡漳水,闪击了太原。
      他和赵葱屡次派得斥侯。
      于丹水西岸的秦军,明明只剩下了数万。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那么,秦军哪里还来的足足二十万的援军?
      副将想不明白。
      

第一百零一章华夏历史正在复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