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25章 苏字[2/2页]

一刀江山 余生也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县城,府城的人口,也没有苏镇的人多。
      一镇几乎超过一个府的人口,这是谁也想不到的。
      然而,按照大丰国的制度,这里还是没有朝廷官员坐镇。
      所有的一切,都是苏家说了算。
      因为,苏镇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苏家的家奴。
      所以,整个苏镇,就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奇怪的发展。
      思山的煤矿。
      思慕峰窑厂。
      思慕峰的庞然计划。
      皇恩家园的建造。
      盛山铁矿的开采。
      如此等等,吸纳了不少人工,苏镇的百姓,主要靠苏家过日子。
      而且日子过得还挺不错。
      于是,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入苏家,连地带人,全都卖给苏家。
      到了年底,方圆百里,几乎都是以苏家说了算。
      甚至几个县的知县大人,都有被架空的趋势。
      随着横山剿匪战事结束,苏一刀定了规矩,从此不再买地,也不再买家奴。
      苏一刀仿照后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以此来管理苏家十几万人口。
      这几年发展太快,已经出现了许多弊病。
      再不认真解决,非出大乱子不可。
      幸亏大部分心思尚还单纯,一心求家人吃饱穿暖,只要有活干,有钱拿,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听从指挥。
      也有少数人耍奸偷滑,楚方等人快刀斩乱麻,对于杀人见印掳掠之徒,直接死刑。
      反正都是家奴,杀了也就杀了。
      整顿了大半年,终于把苏镇治理成了秩序井然,夜不闭户的镇子。
      苏镇建了几十个学堂,要求十二岁以下孩子,无论男女,必须进里面学习。
      如果发现不让儿女进学堂的,轻则打棍子,重则逐出苏镇,苏家的任何产业,都不得雇佣。
      当然,学费全免。
      由于苏秀的纺织厂生意十分红火,已经把布匹卖到了大丰国各地,所以女工的需求量也很大。
      但纺织厂有一条规定,只要是拿到学堂发的毕业证,就可以进入纺织厂做工。
      这个规定,极大的推动了父母送女孩子上学堂的积极性。
      至于学习的内容,都是苏一刀亲自操刀编写的。
      苏一刀第一次写出阿拉伯数字时,惊呆了众人。
      “小侯爷,你写的是什么?”
      楚方看着曲曲弯弯的数字,一脑门的问号。
      “数字!”
      “数字?什么意思?”
      大生也不明白。
      “这个表示一,一长枪。”
      苏一刀说道。
      “这个呢,像不像鹅的脖子?是二鹅脖,表示两个。”
      “贰?小侯爷,贰可不是这么写的。”
      楚方反对。
      “这是新数字,你们自己说,哪一个写着方便?
      如果用来记账,哪一种更便利?”
      苏一刀问道。
      楚方和大生不得不指向苏一刀的数字。
      “可是,小侯爷,这看上去很别扭啊。”
      楚方摸着眉头说道。
      “习惯成自然!
      你们两个首先要学会,否则,明年你们两个一人生一个孩子。”
      得,又来。
      苏一刀先培训教书先生。
      然后,就开始在所有的学堂推广。
      一开始,很多人反对,暗中还嘲笑。
      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一下子流行起来。
      记账的时候,再也没有人用原来的方法了。
      因为是苏一刀发明的,所以叫苏字。

第 125章 苏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