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17章 发展[2/2页]

一刀江山 余生也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打大漠,他们现在已经打不起了。
      两人经过多日密谋,决定放弃盛城,把兵力收回到川府一线,暂避大漠王的锋芒。
      盛城,他们彻底放弃了。
      自此,大漠王苏一刀辖制十一县,还有盛城郡,实力大增。
      等到一切安定下来,已经到了五月。
      西阳国是不能再打下去。
      再向西,就要进入川府了。
      以大漠的实力,现在还不足以拿下川府灭掉西阳国。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
      苏一刀算是彻底领教了。
      如果不是楚方挑了几千人送过来,苏一刀的头发就愁白了。
      这个时候,苏一刀很庆幸。
      苏镇遍地开花的学堂,十几年的成果,今日终于让他尝到了甜头。
      苏镇的识字率,远超各地。
      就是京城,也差苏镇一大截。
      十几年前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就没有不识字的。
      谁家孩子不去学堂,要被邻居嘲笑。
      一旦被苏镇的督学知道,就会上报,轻者罚款,重者停止工作,收回土地,驱逐出苏镇。
      所以,小孩子到了三岁,就乖乖的去了学堂。
      学堂教的东西,与其他地方也不一样。
      圣贤书是要读的。
      但圣贤书只是一门课。
      其他的还有算数,几何,物理,化学,军事,武术,种植等等。
      三岁的小孩子,就知道种庄稼要深翻,除草,施肥,选种等等。
      学堂还有大片土地,供学生们实习用。
      军事呢,就让打过仗的老兵先去讲,然后再让马见,李兵,雷承,甚至是楚方也去讲。
      发现苗子,就挑出来,单独培养。
      至于物理和化学,有老师专讲理论课。
      然后,黑水沟就会派出名工巧匠,到各个学堂实际操作。
      再挑出感兴趣,理解能力高的学生,专业培养。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书读好。
      有心参加科举的,圣贤书就多读一些。
      苏镇也是大力支持。
      十几年来,出去做官的,也有几十个人了。
      他们在任上,表现还令人满意。
      盛城的五县拿下之后,苏一刀就派人去找那些在外当官的苏镇弟子,问愿意不愿意回到大漠做官。
      结果令苏一刀很欣慰。
      每个人都立即同意了。
      所以,内县,安县,成县,善县,富县五县的县令,都是苏镇自己培养的。
      开展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根本就不用苏一刀他们操心,整个流程,他们早就记得滚瓜烂熟。
      只是在大丰国的其他地方,不能实施而已。
      盛城的守军,苏一刀把李兵调了过来。
      经过一年的努力,大漠的兵工厂,在李甲的全力支持下,也终于开始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天雷,地雷,炸药包,炮弹等等先进武器。
      至于刀,剑,长矛,这些日常武器,更是不必说。
      这里的工匠,有好多都是苏镇自己培养的。
      苏一刀已经不用为武器发愁了。
      这天,苏一刀还没有起床,诸葛景就过来。
      带来了一个不算好的好消息!

第 217章 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