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底,莫斯科郊外,米哈依尔战斗群训练场。
霍津少将正端立在掩体中,观看前方一个内卫军步兵班的进攻训练。
作为享誉世界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霍津少将在工作繁忙之余,竟能抽出时间来观看这种小规模的班组训练,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要是换成其他部队,敢提这种要求,多半连霍津少将的面都见不到,就被他的助理给轻易打发了。
开什么玩笑?
伏龙芝军事学院可是苏联军队中的将帅摇篮,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为世界“四大军校”。
通常就算招募新生,学院要求至少也得是营团级以上的优秀干部,像眼前的这些班长和列兵,就连走进学院大门的机会也没有。
但今天,霍津少将还是只能耐着性子,跑来观看这些士兵们表演。原因无他,只是这些内卫军士兵们的身后,站着一位风头正盛的**——米哈依尔。
说起这个米哈依尔,霍津少将就有点头疼,也不知道他怎么就说服了**高层,不但拿到了装备调整权,甚至连部队训练也要插手。
你说你一个内务部出身,平时管管兵工厂就算了,怎么偏偏手要伸这么长?当我们这些搞战略战术研究的,都是饭桶么?
米哈依尔离开莫斯科前,就曾找过霍津少将,希望伏龙芝军事学院能够采纳他的一些建议,增加在教学计划中,并扩大每年的招生人数。
虽然米哈依尔在远东打过胜仗,但在霍津少将看来,这些不过是小规模的战役冲突,还不足以表现出什么,便委婉的拒绝了。
谁能想,米哈依尔非但不生气,反而立下一个赌约,说是过些日子给他看些好东西,如果看完霍津还不心动,那此事便就此作罢。
看着眼前稀拉散开的十几个步兵,霍津满脸狐疑的看向身边的米哈依尔,那表情仿佛在问,这就是你给我看得好东西?
周逸龙嘿嘿一笑,也不说破,示意对方继续往下看。
米哈依尔战斗群刚刚成立时,周逸龙就交给安德烈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挑选精兵强将,首先搭建一个教导营出来。
这个教导营全部由老兵和精锐士官组成,战术素养和理解能力极强,他们的训练计划,自然也是周逸龙亲自拟订。其目的,就是优先消化周逸龙给出的先进战法,然后再示范推广给全军。
今天最先出场的这一个班,就是来自战斗群教导营。
内卫军的步兵班,目前拟订是12人,其中班长和三名士官装备火力凶猛的冲锋枪;一个两人机枪小组,机枪手装备一挺dp27轻机枪,副射手装备一把步枪;最后剩下的六名士兵,全部装备步枪。
这种配置,在苏军中还算正常,只是冲锋枪数量有点多,霍津少将只是瞟了眼,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当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那些士兵手中的步枪上时,却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咦:
“这是……svt—38半自动步枪?”
“正是,不过它们已经被改良过了!”
周逸龙得意的一笑,svt在二战中可是一大法宝,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它属于射速极高的“半自动步枪”,而不是那些传统老式的栓动步枪。
svt使用10发弹匣供弹,枪口初速840米每秒,有效射程高达800米,精度威力上接近莫辛纳甘,射速上则是完全碾压。
早在1938年时,苏联就研发出这种武器,并持续改良出后人熟知的svt—40型。
这种步枪是如此优秀,就
第477章 神奇的战术(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