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一头扎进了墨绿色的黑龙潭,形成了碧波荡漾的华河水。这幅情形,闻泉不知道在梦中出现了多少次,今天终于再次相见,反复一切还在梦中!只不过,这个梦,一直没有醒来,或者说,自己回到了梦中,成为了梦境的一部分。闻泉恍然大悟,这也许就是那份思乡的心绪吧!要不,怎么会日日月月年年出现在梦中!
沿着华河北岸的道路款步向西走去,右手边,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快活林酒楼和逍遥谷曲楼,曾几何时,这里几乎就是桃源镇的象征。
前者是全镇吃酒的最好去处,后者是全镇聆听大调曲的地方。这里一直都是各路英雄豪杰和烟花女子出没的地方。现如今,两个建筑依然矗立风中,向路人诉说着自己曾经的辉煌!
闻泉从来没有在快活林酒楼吃过饭,也从来没有在逍遥谷曲楼听过曲,因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都很穷苦,闻泉比他们更加穷苦。解放后,已经不允许这种充满着暧昧氛围的场所出现,大调曲也作为一种达官富人消遣娱乐的方式,被列入了统治阶级剥削下层人民的罪证,彻底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只有冶州市的少数地方,还有大调曲这种艺术形式,不过,不再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听取的大众娱乐项目。
闻泉第一次看到这两个临街的阁楼,都不知道它们是干啥的,问了别人,才知道,两家商铺的用途。今天,这两个地方重新开张了,闻泉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快活林酒楼。
一楼是个大厅,里面摆放着十二张方形的八仙桌,八仙桌的四边摆放了四条宽板凳。大厅的东侧是一个柜台,柜台的北侧是一个步行的木楼梯,从这里可以轻松地等上二楼的各个雅间。
大厅的北侧,紧靠墙壁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平台,平台的上方还用透雕的木格搭建了一个典雅的舞台,舞台上端坐着,数名妙龄少女,她们各个身着汉服唐装,正在拨弄着月琴、琵琶和古筝,正在演唱着大调曲的招牌曲目《黛玉葬花》。
春去无踪影,花落飘无声。全场除了唱腔还是唱词,丝竹伴之,尤显多余,曼妙之音,动人心魄,摄人灵魂。
夜来杜鹃、声声哀鸣,大观园生出、无限幽情,林黛玉、步出潇湘,见落花悲从心生。
可叹你拖枝坠地,任人践踏慢行,更怜你芳消艳去,怎不让人心疼。
携花锄、持香帚、踽踽前行,惜春去,叹残红,花如烟,柳絮轻,将落花葬入谷中,风吹落英无定踪。
杜鹃声声,伤春哀鸣,芳魂艳魄,去无定踪,可叹我年华似水、青春匆匆。碧云天,芳草青,蜂飞蝶舞鸟不惊,满眼繁花春自去,无限的凄凉怨春风。手把花锄穿幽径,残花绕裙往前行,芳消魂断实可叹,芳魂归去一场空。
黛玉葬花时,睹花思己,望着落花,想着自己那寄人篱下,身不由己的悲苦身世,不由得悲从中来,泣不成声。闻泉想到的是,自己现在的处境,没有了金格集团,没有了爱人靖岚和女儿闻靖。独自一个人回到柳林镇,长夜孤灯相伴,明月孤枕难眠。人生的起伏,半道中落,这种失意和落魄的感觉,唯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第188章 :古镇古当头(二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