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灵犀县,随着轴承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与轴承相关的工厂和企业也坐落在了新开发出来的区域。
虽然依旧是小体量,并不是什么大企业,但势头却足,新开发的一片厂房建设之后,招工自然是要在周边。
于玉林如今管理大世界,招商的事情和他无关,但曾经在他手里征的地,也陆陆续续的发挥作用,他心里自然也是开心的。
灵犀县先前以农业为主,尤其是棉花,又因为棉纺厂的存在,产业发展还是不错的。
但这样依旧达不到所期望的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了灵犀县的重中之重。
比起来在县城的那些工厂,郑广武的砖厂依旧蓬勃。
只是,郑广武所使用的资金流转办法,贷款,已经行不通了。
随着资金链需要的钱因为物价的膨胀越来越多,郑广武能借贷的金额也到达了极限,2014年过年的时候,他发愁的和三弟还有王家老二王河坐在一起,不知道明年的资金从哪里来。
你说赚钱吗?
那肯定赚钱啊!
但需要先投入,再赚钱,如果没有投入,就没有钱可以赚了。
加上郑广武每次该交,该买的,该用的,他不会说从这里克扣点什么。
这些年该交的税,随着收益的增长,也在逐年攀升,现在一年交十五万左右,其实相对于其他的支出来说并不多。
郑广武永远是宽冢镇最早交过去,也交的最齐的。
“这样,咱们少进点煤炭和土?”
郑广文能想到的就是缩减成本先,“等到咱们手里有钱了再继续进呗。”
“可是煤价一直在变啊,要是用了不够,咱们手里还有单子,时间能来得及?”
“是啊,要是人家买砖的人等久了,说不买了,去别的地方,咱们不是白白失去了人家。”
郑广武说着,王河赶紧点头。
老三王海也在砖厂呢,但他不太会算这些,没王河学的快,学的好。
他就单纯过去出力气活,反正简单的活他这么多年也学的差不多了。
“要不然,看看谁还能再借点?”
郑广文说完,又挠了挠头,“就可惜我贷款没有那么大的额度。”
小钱不够用,大钱借不到。
王河想了想,“姐夫,要不然找个人一块干吧?”
“他出钱,咱们出力,到时候给他分红?”
“这样咱们虽然说赚的少了,但需要支付的贷款也少了。”
压力也小了。
如果不是真的走不下去,借不到钱,王河也不会把这个建议说出来。
毕竟砖厂是家里的厂子,没让外人掺和过。
也正因为如此,郑广武卖砖的时候,碰上亲戚或者朋友要砖,他直接就给了。
说价钱?
看着给呗。
要是有合伙人,他哪里敢这么做,可偏偏一块的都是家里人。
亲戚也都是亲戚,王玲有时候说郑广武几句,郑广武不仅不在意,还想反驳王玲什么都不懂。
时间久了,王玲也懒得管了。
次次没钱,次次装大款,你怎么这么厉害啊?
要开工还没钱,王玲看他怎么做!
也就是欺负王玲确实懂得少点,她也不懂怎么去借贷,怎么去存钱取钱,这些不是郑广武做,就是郑庆军和郑春娥去做。
她不认字。
数字还能写,汉字就不行了。
但她也知道,赚的钱就那么多,你这个人便宜几万,那个人不要钱,你再给别人添一点,再还贷款,手里还剩下多少?
算了,家里做主的不是她啊。
“哪里能找到.....别的不说,不靠谱怎么办?”
郑广文有些天然抵触外人,确实是不好信任啊。
可要是说信任的人,都在砖厂了,你看看哪里有个能拿出来钱的。
“好,我去找别人入伙。”
郑广武松口了。
其实几年前他就想过这个事情,但因为更多的事情给耽误了,现在一切顺遂,只是资金紧缺,王河开了口,那他就去试试。
郑广文顿了顿,“二哥你的厂子,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郑广武听出来弟弟话里的不舒服,但也清楚症结所在,“你还不相信我的眼光?我肯定找老实的,厉害的,和咱们合作,要是人不老实,人不行,我肯定不要的。”
“我会拜托朋友调查清楚。”
郑广武的朋友,其实大部分还是靠谱的,也知道郑广武是个好人,有时候别人家里老人或者谁生病,实在没钱,借到郑广武的头上,他二话不说,要多少,拿过去了。
有良心的都记着他的好,就算没良心的,不感恩,也愿意和他接触。
像是10年的时候有个河南的朋友给郑广武打电话,说来找他,过了些日子,说来快到灵犀县了,但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兜里没带钱,赔钱去医院,他也掏不出来。
郑广武一问多少钱,四万,当即就给打过去了。
郑广武和这位朋友多年没见,一个电话接触了,第二个电话就把钱给人家打过去。
结果吧,没多久过去,郑广武再打电话,电话打不通了。
他那位朋友还真的来了灵犀县,多年不见,郑广武开口问人家身体怎么样,事故怎么处理的,人家一脸懵。
到这个时候,郑广武才知道他是被人骗了。
但郑广武却笑着摆摆手,说人没事就好,虚惊一场。
老朋友说这不行要给他还一些,郑广武都直接拒绝了,虽然也报警了,但这个电话诈骗只留下了一个银行账号,查不出来什么。
家里人因为这个事情还是说了郑广武的,郑广武却说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了。
王玲和郑春娥聊天的时候评价郑广武这个人,就是赚多少花多少,不送出去,花干净了,他手里刺挠!
郑春娥当时乐呵呵的傻笑,但也觉得娘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比起来大富大贵,郑春娥只想着让爹娘健健康康的。
有姑姑在前面,郑家人其实也没多少太高的目标了,只要活着就好。
活着就有希望。
小年郑春娥带着于爱宝和于玉林从江庄吃完饭就去了黑龙村。
在砖厂忙活着热乎乎的饭,于爱宝已经带着家里的小黄狗和两个弟弟妹妹去后面捏雪球去了。
昨晚上才下的雪。
“过来过来,咬一口!”
于爱宝拉着小黄,大黄和小花都没了,这是新的小狗。
“嗷呜!”
小黄非常的听话,一口下去,咬的冰冰凉,却兴奋的厉害。
郑文涛和郑嘉欣蹲在旁边,也捏着雪球,于爱宝看着远处雪地里的小土山,土山下,这两排林子里,埋着大黄。
大黄是两个月前没的,它这一生都在砖厂,松开链子在院子里撒欢,
第55章 新的一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