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黑龙村的金银花和大棚计划[2/2页]

窑上春野 陈家小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王霖眼前一亮,“多谢婶子!”
      县里的专家去检测村子里的土质,看看像是一些金银花啊,菊花之类的能不能种活,如果更好,还可以挑战更高利润的药材。
      王霖想看看板蓝根能不能种,板蓝根这个药材适应性强,市场大,尤其他了解过,板蓝根2~5月播种,8~11月采挖,全生育期为6~7个月。常年亩产350~4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25~28元\/公斤。
      那一亩地至少有九千块钱。
      如果是金银花,他问过专业的人,最好的是四季金银花,主要是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寿命长达40年。
      而且它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开花早,花期长,质量优,产量高。
      栽植当年每亩产干花20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200公斤以上,年收益在万元以上。
      在大棚这边,多样化的蔬菜种植肯定比单一化的好,尤其甘蓝,好种又营养价值高。
      就是.....北方这个小地方,确实没多少人吃啊。
      大家不是吃大白菜,就是吃豆角啥的。
      所以如果真的要把大棚的蔬菜多种类种植,扩大大棚的规模,就需要什么呢......
      往远处卖!
      在几十年前的宽冢镇,还是有个码头,来来往往的船只不少呢,但现在没有水路,只有陆路。
      那就是锁定在周边的县城,再远些,就是附近的市里。
      这些年李玉和村子里的人卖也就是卖给县里,附近乡镇的菜市场,量已经不算少,但价格便宜,利润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高。
      所以王霖的出现,其实给了他们的大棚一次机会。
      “种什么?辣椒?”
      “还有那个啥,甘蓝,没白菜好吃吧?”
      “西红柿我觉得可以种啊,之前咱们也试过的。”
      这些年大棚李玉也是种出来了经验,不过都是些绿叶菜,之前尝试过种西红柿,还算不错。
      “王书记说了,会给咱们专业的指导,这还是他的什么学长校友呢,请过来不容易。”
      李玉看着其他合作伙伴大多担忧,不敢尝试,还是开口。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其他县里的大棚,比咱们的大棚还不一样,人家采取什么,滴灌啊,啥的,我也学不明白,省水又种的好。”
      李玉很诚恳,“我就是个农民,从小咱都没有说碰上过什么高科技啊,直到这个大棚。”
      “如果能让咱们的大棚生产的蔬菜质量更好,产量更高,我们也可以跟着一块学习,怎么就不能试试呢?”
      “这辈子学习的机会不多,到咱们这个年纪了,也不能落后给孩子们吧,到时候咱们的大棚更好了,那些臭小子们哪个不得常回来看着?”
      李玉说着,大家笑了几声,相互之间都是知根知底的,但大棚的老式种植和新科技种植,是两个壁垒之间的碰撞。
      “行,玉姐,我跟了。”
      和李玉玩的最好的一拍手,先点了头。
      “那我们也一块!”
      “对,反正试试种出来了更好,种不出来咱们还能继续接着干呢。”
      李玉虽然占据大头,但遇到事情都是商量着来,大家还是信任李玉的,只是对新东西太没有概念,本能的抵触。
      李玉松了口气,心里想起来王霖说的要安装什么,要改什么,就算是改完了,之后还能继续种.....吧?
      王霖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了,可别坑你婶子我啊!
      没多久,黑龙村的好消息来了,土质可以种植四季金银花!菊花也可以种活,板蓝根也行,但是相对比之下,王霖和村委会的人都商量了商量,决定选择金银花。
      因为金银花种下去之后,很久都可以收成。
      为此,黑龙村热闹起来了!
      大棚改造也终于开始进行,宽冢镇报到了县里,县里对这个大棚很是重视,派专人跟进,王霖更是每天像是小蜜蜂一样忙来忙去。
      黑龙村的村民对于种植金银花其实和当时李玉他们对大棚改造的态度是一样的。
      害怕种不活。
      王霖带着专业的人在村子里演讲了许多天,敢于尝试的是真的不多。
      郑广武就被抓过来了。
      因为他是党员,加上这些年在黑龙村,十里八乡,他都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虽然王霖真的不想总是麻烦一家人,但郑家李玉的大棚,郑家郑广武的号召力,他一个都不能放弃啊!
      “种啥?金银花?”
      郑广武喝了口自己带着的茶水,“我这边的地平常都是忙里抽闲才能打理,人手不足,种小麦和玉米是最省心的了。”
      “这样,我让我大哥他们试试怎么样?”
      郑广武知道王书记需要一个带头的,他虽然做不成,但大哥行啊。
      大哥这些年在村子里是没啥存在感,种地大哥也种的不错,相信金银花这个新东西他会试试的,本来也不怕亏。
      甚至三弟也会想试试。
      “也行,主要是村子里的都是长辈,我们村委会的干部带头不怎么够。”
      王霖有些不好意思,郑广武哈哈笑了笑,“我知道,小霖你是个厉害的,我听说大棚那个改造也是你想的,广文种了好些年都没想到改造啥的。”
      王霖更不好意思了,“我只是看到了些相关的,实际上对于大棚还是不够了解,广武叔你就别夸我了。”
      郑广武哈哈笑了笑,先把给村子里的钱放下,回去就和郑书予郑广文开了个会。
      “行啊,我可以种。”
      郑书予对这个事情的热情很大,金银花!全村独一份!
      他现在想要寻求村子里正面的反馈实在不容易,金银花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而且,有书记推动,他想,自己亏不了。
      就算不赚钱也没事,反正他自己一个,加上大金,吃饱不累。
      而且要是吃菜啥的,每次都能从三弟家里买,自己菜地里也能种,粮食也有,吃饭其实不要钱。
      就是大金的馒头包子啥的花点钱呗。
      北方农村的人,肉一个月吃一次,或者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吃一次,所以更不会算上这个花销。
      “就是看看好不好打理,其实我也想试试,听说一亩地能有一万块钱。”
      现在砖厂发展稳定的很,郑广文还有一些地,这些年大棚扩大的规模也没把那片地给囊括进去。
      “一万?”
      “行,行,走吧,咱去村委会啊。”
      郑书予这下更同意了,还能挣钱!
      挣不少!
      他到时候再苦再累,喝点小酒都能撑过去,而且甚至有可能自己百年之后,能给这几个孩子留下些钱呢!
      了不得!

第57章 黑龙村的金银花和大棚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