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也骗过头去,“哼,还知道我是大哥呢.......”
郑庆军赶紧上菜,“快都坐下,咱们吃饭吧。”
孙晓慧今天带着孩子去了娘家,等会儿吃完饭郑庆军再把他们给接回来。
郑家人这一顿饭,吃的热闹的厉害。
郑书予的孩子们知道爹把自己存的那点钱都拿给了郑广武,反应也大不相同。
郑全胜没给老爷子好脸色看,他一直觉得爹藏了钱,你看,稍微挤一挤就能把钱挤出来。
他作为长子,以后是给他养老的,怎么,钱还自己拿着,给他不行?
说不定偷偷又给那个白眼狼老三了!
他就知道,爹心里就他那几个兄弟,就他死了的妹妹,还有他的小儿子!
为此,郑全胜好些天都没回去,地里的金银花发芽了,郑书予忙着地里的事情,不来就不来呗,他自己能干。
再说了,他闺女没事也回来,干活闺女也行。
现在他也是明白了,到了这个年纪,媳妇不在了,他一辈子没什么成就,还有着些污点吧,还好没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
妹妹走后,亲人们只要还在,就一切都好了。
郑家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
而对于之前在砖厂干活的那些工人而言,砖厂不在了,他们失去了一份工作,也失去了这份经验所能就业的方向。
因为县城里所有的砖厂,只有一家下定决心要改革,进行新的空心砖烧制。
就那一家,他们那么多人,只有选择远走家乡,去建筑工地,跟着或许也在外面的亲戚一起打工。
背井离乡,是常态。
王家的四个儿子,同样如此。
放假的时候,于爱宝就去了姥姥娘家一趟,她每次放假都会过来,在姥姥娘这里住着,和姥姥娘很亲近。
“姥姥娘,舅姥爷他们都出去打工了吗?”
曾经在砖厂的老二和老三,现在也背起行囊跟上了大哥的步伐,而王家老四并没有走太远,却也在几十公里之外打工。
留在村子里的,是几个舅姥娘,还有年纪尚小的舅舅,或者是出生没多久的侄子侄女们。
“都去啦。”
姥姥娘揉了揉爱宝的脑袋,“你们学校也是的,怎么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跟个小男孩似的。”
于爱宝也撅了撅嘴,吃着姥姥娘刚刚用小刀削了皮的苹果,“就是呀,不过这样确实方便洗头,不占用时间。”
半军事化管理的高中,也是一种常态,尤其在高考大省的压力之下,更强硬的去管理学生,就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所有人,都在靠着那场高考,改变人生,改变命运。
“姥姥娘,中午吃咸鸡蛋吗?”
想到姥姥娘腌的咸鸡蛋,于爱宝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她就馋这一口!
而且姥姥娘腌的真的好好吃!
一口下去,黄油流下来,蛋黄咸滋滋的,满口生香。
配上一口白白软软的馒头,简直是顶配!
“哈哈,行,就知道你这个小馋猫爱吃。”
姥姥娘其实今年已经有八十一了,但身体依旧硬朗,爱宝有次早上睁开眼睛,外面姥姥娘已经背回来了一袋子捡回来的麦子。
平常老人家也会在路边捡一些别人不要的东西,到自家院子里收拾收拾,颇觉得顺眼。
还有地里也是收拾的特别齐整。
所以经常就有人说,老太太身强体壮的,是真不错,比其他七十多的老头老太太强多了。
于爱宝对此最大的感触就是,小时候曾经和姥姥娘在街边坐着的那些姥姥娘姥姥爷们,已经都渐渐不在了。
那个时候姥姥娘轻轻松松就凑起来了一桌打牌的,到前几年,她上学回来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都不在了。
老太太去拿了咸鸡蛋,于爱宝就去烧锅,她也是烧火一把好手了,比起来平常人似乎不喜欢木头烧起来的烟,她坐在那里,却觉得木头焚烧有着一股清香。
就这个问题,于爱宝曾经以为大家都能闻到,问了同学才知道,并不是这样。
问了爸爸妈妈,她们也不是。
但就像是有人喜欢雨后的青草芬芳,有的人喜欢热辣的火锅味道,偏好不同,自然是感受不同的。
“姥姥娘,以后你要给我带孩子啊。”
于爱宝缠着姥姥娘,因为她小时候就是姥姥娘带大的。
姥姥娘笑着看她,“带你一个还不够,还带你孩子?姥姥娘那个时候都干不动啦。”
“怎么可能!姥姥娘长命百岁呢!”
“到时候我要带你一块去环游世界!”
姥姥娘哈哈笑了几声,“行,姥姥娘等着你带我去环游世界啊。”
虽然她并没有想去,但是面对曾外孙女的撒娇,是全盘接住的。
她也希望,以后能再带,或者说,能看到爱宝的孩子。
“嗯嗯!”
少年时期的期盼,都是美好的,只是这个愿望究竟有没有实现的那一天....少年说了不算。
第61章 亲人之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