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好人一生平安[1/2页]

窑上春野 陈家小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2018年,灵犀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百万以上注资企业二百多家,轴承大世界商家平均年收入百万以上。
      县内棉花基地大丰收,玉米麦子等粮食作物发展稳定。
      新兴大棚等种植方式也让农民获利许多。
      黑龙村并没有建设成功一个标准的大棚区,但枣客村却建成了占地二百亩的大棚种植区,是整个灵犀县规模最大,盈利最好的了。
      从郑广武开始建设砖厂,到如今依旧回归田地,继续做农家人,种地,种蔬菜。
      生于土地,养于土地,也终将归于土地。
      王玲她爹死于心脏病,她娘死于自然老死,是在睡梦中离开的。
      一个痛苦的短,一个没有痛苦。
      从2018到更远的今天,从1990到2018,从年轻,到自己的孩子长大,孩子结婚,孩子生下外孙,孙子.......
      到家里老人离世,下一个,或许就到了自己。
      2018年末,郑广武的债终于还完了。
      因为2017年的一次心梗,他又花了不少,努力了一年多,还完了钱之后,神清气爽。
      而儿子成功调任公安局,女儿评了职称,自己家里干着大棚,又养着兔子。
      没错,郑广武是闲不下来的,本来想在后院弄个鱼池养个鱼,后面被否决了,他就开始养兔子。
      白白胖胖的兔子,一只能卖十块钱。
      因为,不太赚钱,所以家里人就当他在养个趣味。
      毕竟总共也就养了十多只,加起来一百多块钱.......
      谁靠这个赚钱啊?
      还不如一只鸡。
      郑广武养兔子的同时,郑书予的金银花也是收成不错。
      他又弄了几亩地种金银花,大金渐渐吃的膘肥体壮,因为它主人有钱了!
      2017年于爱宝去上大学之后,郑家的孩子们排着队高考,但考上本科的只有一个。
      别说超过于爱宝了,到达本科的线都很难。
      黑龙村的变化也越来越大,路修好之后,村里都是水泥路。
      原来的标语被覆盖上了白漆,漂亮的彩色画在墙上,远远看过去,又整齐又好看。
      黑龙村是因为黑龙潭而得名。
      在古时候,正是南拳北腿的北腿,弹腿发源地。
      龙潭寺的旧址,就在村口的那个枯了的井口附近。
      王霖当时就觉得,要把黑龙村的龙潭寺重修,接引一下临清的弹腿协会,盖个公园,说不定还能发展个旅游业。
      村子漂漂亮亮,后面的土坑被修成了公园,弹腿纪念馆盖了起来,龙潭寺建设了起来。
      庙会和集会重新出现在了黑龙村。
      2022年,毕业一年,考公成功上岸的于爱宝在星台市工作。
      2022年的六月,郑书予去地里的时候,永远的倒在了田地里。
      他的金银花正开着,这一茬还没收起来。
      郑书予死于窒息,因为他是脸朝下栽倒的,他挣扎着想起来,但再也没起来.......
      郑家的大哥,前半生顺遂且舒适,后半生坎坷,最终孤孤单单的在地里离开了人世。
      郑广武因为心梗之后又脑梗,说话有些不清楚了,总是前三句还能听清楚他在说什么,后面就听不清一个音节了。
      郑广武又是想和别人交流,想说话的,就拿着本子,等于爱宝回来,或者是孙子孙女回来的时候去让他们教些字。
      因为他已经开始遗忘,什么字,怎么写。
      2022年九月,郑广武去西边地里的路上,心梗发作,倒在了路边。
      兄弟俩先后离开,期间都没有超过一百天。
      于爱宝回来参加姥爷的丧礼,看着姥爷的棺材,都有些发懵。
      姥爷,就这么走了吗?
      怎么会呢.......
      郑书予和郑广武的年纪都不算很大,一个七十一,一个六十九,四世同堂也没有,就先离开了。
      郑家的孩子们都回来了,一如郑书予的丧礼上。
      郑广文在外面招呼着上礼的人,郑家四个孩子,如今就剩下了他。
      郑家砖厂的那片地上,玉米还在收,河水还在流。
      郑广武的老同学,已经退休的陈建国,也来到了丧礼上。
      他擦着眼泪,不敢相信老同学就那么去了。
      村子里的人都记着郑广武的好,于玉林的同事,企业的代表们都来上礼,郑春娥的同事也都来了。
      于爱宝看着人来人往,许多熟悉的面孔,熟悉又不太熟悉的.......
      怎么会来那么多人呢?
      三天就要火化,于爱宝跟着郑春娥上了灵车,只出声不炸炮的电炮车在前面带路,炸的声音在前面响着,灵车里,都在哭。
第66章 好人一生平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