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由墨承等大将定夺。如此才算又安稳了些日子。
石青城,屠宁小院。
已经步入中年的墨承坐于床边与屠宁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当年的匪患才过去几年,如今又生事端,但令墨承不解的是,这次挑起这场风波的却是那些书生!那些因为自己才有机遇在这阶级牢固的社会有一定话语权书生!墨承很愤怒,也很茫然。就算如今已是不惑之年,依旧不解。
对于墨承的疑惑,屠宁当然不会感道意外。用前世的话来形容那些书生,便是吃的太饱了没事干。
或者更深层次的讲,在娱乐如此匮乏的时代,自然会衍生出各种野心家,那些自诩绝顶聪慧的读书人却是最好蛊惑之人,因为一切不过是欲望在作祟罢了,不是名便是利,亦或是掌他人喜怒哀乐的权柄!
从屠宁这里得到答案后,墨承也没耽搁,回到帝都后,墨承便开始大肆兴办各种娱乐产业。
一时间北邙帝国戏曲、评书、歌舞、围棋等成了潮流的代名词,甚至有那出众的戏班子被北邙大帝墨承亲自请到皇家园林为皇室表演,而且赋予了一闲散的杂品官位。
此事一出,顿时在帝国掀起了狂风骇浪,人们发现,原来吃喝玩乐不仅能赚钱,还能得享如此殊荣,一时间全国各种娱乐产业如风一般吹遍大地。
各种娱乐事业百花齐放,养狗、斗鸡、赌博、压妓都搬上了台面,成为了附庸风雅之辈得谈资。
墨承知晓一切,知晓眼前得和平不过是镜花水月,这些东西只会腐蚀国人们得斗志,变成拔了牙齿得病虎。
国家发展永远靠得是不屈得精神与不挠得意志。热血狂徒虽是莽夫之勇,可使地动翻天。凌云之志自比隆中卧龙,不过随波逐流。
但是为了平息眼下的那些事端,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
果然,舆论永远追随的便是新潮得方向。
书生们的抗议和不满得声讨,遭到了百姓们的看轻,甚至不屑一顾。你说你是读书人,当代大儒?你可有名气,可曾与官册留名,可曾坐拥良田豪宅?连这些都没有还敢自称当代大儒。
当学富五车敌不过碎银几两,当出口成章的大儒不比那街头说书的后生人尽皆知,这读书就变了味了。
所有的读书人的剑都指向了那些旁支末流,要为自己所学正名。于是一场口水战在传统文学与新型文学之间打响了。
对墨承来说,这些不过是稳定时局的手段罢了。
这个国家的发展有眼前这些热血盎然的手下便足够了,推动历史进程的永远是那一小撮人。而墨承却拥有一大批甘愿为他付出一切的可爱的人,甚至一尊仙人!
看着眼前的人,和这北邙国的现状,墨承思绪会想起了那年屠宁与自己所说的那些话。想着北邙神朝,那应该便是自己期待的世界了吧,想着想着,墨承不由得有些痴了。
强盛之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