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再傻,也明白自己该告退了。
“陛下,门下省侍中魏大人来了。”
“正在外等候召见。”
这时,一名小太监低着头走了进来,恭敬恭敬启禀道。
“魏征?”
听到这个名字,李世民批着奏折的手不禁一抖,这个老东西来干什么?
“请!”
李世民最终或撕毁整理了一番衣襟,正襟危坐。
他倒不是怕魏征,而是这老东西太烦了!
好像一天到晚除了盯着自己,就没别的事情干。
有句古话叫忠言逆耳。
李世民虽贵为皇帝,但他也有跟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面对魏征的批评,难道他李世民不生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明君贤臣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而是各种利害关系的相互掺杂。
就拿李世民来说,他一直想要做一位流传千古的明君。
而作为明君第一要做的就是治理好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第二要做的就是体恤下属。
魏征对李世民的进谏,大部分都是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君主言行。
如果李世民包容不了魏征这样的直臣,难免会被人说闲话……
他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良好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这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魏征投奔李唐以后,负责辅佐太子李建成,帮助李建成打败刘黑闼残余部队,平定山东地区。
魏征在山东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这也是“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不杀他的原因之一。
而李世民登基以后,大唐表面上虽然一片和谐安定,但实际上却危机重重。
由于之前战乱的影响,南北方依旧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起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李世民心里很明白,在这种社会状态之下,要想保证大唐稳定,必须先安内再攘外,安抚山东士族就是头等大事。
“臣,魏征,见过陛下。”
“陛下圣恭安?”
魏征早已经年过五十,虽然满头白发,却怎么也掩盖不了他那一身正气。
“朕安。”
李世民让人端了一张胡椅上来,这才笑着问道:“魏爱卿,你今日前来,是有何事?”
“陛下,臣言兵之利其,不怠苍生之难。”
“又道衍生后也,所不知望,不在久惘以善世天下,方得国泰民安!”
“端……”
“闭嘴!”
没等魏征说完,李世民顿时勃然大怒,一拍桌案。
“魏爱卿,薛延托反叛这件事,朕早就下了要出兵的命令。”
“此事容不得任何人更改!”
魏征:“……”
第68章 铁血手腕李世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