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桌上摆好了纸笔,二人朝李世民施了一礼。
然后在殿侧角落跪坐下来,一名宦官铺纸磨墨。
另一名宦官蘸墨悬笔停在白纸上方,眼睛一动不动盯着李素,等着他开口。
李素不动声色,这是非常正式的君臣奏对模式。
宦官记录在纸上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收进帝王起居录,实录和正史之中的!
千百年后,皇帝陛下与李素对话的每一个字,都将被无数后人学者翻阅研究。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李世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导致大唐国运衰退。
那么千年后的学者们骂的就不止李世民一人了。
还得搭上个李素……
“陛下,小子以为,我大唐未到出兵的时机。”
李世民浓眉一掀:“此话怎讲?”
“异族内乱,皆由各国王子而起。”
“如今看似举国皆乱,但并没有乱到根子上,各部落首领才是异族的中流砥柱。”
“若是各部落首领乱了,异族才是真的乱了!”
“这些都只是表明,如果遇见外敌,臣相信他们会马上重新团结一致对外。”
“那时我大唐的王师,必然会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缓缓道:“细思之下,你所言确有几分道理,所以你不赞成出兵?”
“对。”李素顿了顿,补充道:“不算不赞成,自平灭东突厥后,我大唐王师几乎百战百胜。”
“若出兵异族,此战必胜!”
“只是明明可以靠计谋消耗彼国国力,没必要用我关中万千青壮子弟的性命去换这场胜利。”
“故,大唐出兵不算失策。”
“但小子以为这却是下策也!”
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有趣了,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他:“你既说是下策,想来你胸壑之中必有上策。”
“且与朕道来,此关国运,不可轻慢!”
李素舔了舔干枯的嘴唇:“是,小子以为推恩令可以继续施展。”
“我们大唐不管要扶持异族可汗之子,而且还要派遣细作间去分化异族国中部落首领,离间君臣之义。”
“无论是高官厚禄,还是金银珠宝,大唐一一慷慨之!”
“煽动部将作乱也好,刺杀也罢,嫁祸,收买奸佞等等。”
“这些手段数管齐下,再过几年,异族之乱必无可挽救!”
“那时我大唐王师出兵,便可事半而功倍矣。”
李素笑了笑,很诚恳地顺手拍上一记马屁:“陛下明见万里,小子观今日异族之乱,陛下您其功不可没。”
“陛下远见,高瞻远瞩,布局精妙,一击而中。”
“时机力道恰到好处,小子万分敬仰!”
李世民哈哈大笑,指了指正在奋笔疾书的宦官:“李家小子刚才这句不要记。”
“臣子不要脸可以,朕不能不要脸……”
宦官面不改色,非常淡定地用笔往一行字上一划拉。
刚才那句马屁从此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李素:“……”
第204章 君臣奏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