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4章 情况不妙[2/2页]

寒门第一权臣 漫山红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由此便造成了长安富庶,而周边城池也不差,由点而扩散到面,最后辐射整个关中地区,带动了关中地区的繁华。
      可是,大唐终究还是以农业为主的时代,粮食作物决定民生。
      所以每年的春播,秋收,对大唐百姓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每年立春后,皇帝都要率领百官在太极宫的农坛祭天祈福,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
      秋收后,皇后还要领朝中诸臣的诰命家眷亲自下田,将秋收时遗落在田里的麦粒一颗颗拣回来,以此表示人间百姓的惜福。
      从贞观元年开始,长孙皇后便亲自主持这个仪式,每年皆是如此,一直到她去世。
      由此可见,农耕对百姓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天下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农户,农户所求不过温饱!
      所以气候对于农户来说,便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李素一行出了雍州后,看到的一幕幕却非常触目惊心。
      如今正是农户们成群结队下田劳作播种的黄金时期,可是雍州城外的田地里却人影俱无。
      一片萧然景象。
      路上仍有未化的些许积雪,队伍沿路行走半天才看见三三两两的农户。
      每个人愁眉苦脸,长吁短叹,蹲在田边定定注视着田地发呆。
      身在长安时尚不觉得,可真正北行以后,李素才发现山西居然起了天灾!
      这里,还属于关中,田地已然这般严重了。
      若进入晋州晋阳境内,那是怎样的光景?
      骑在马上,李素抿紧了嘴唇,眼中露出无比凝重之色。
      出雍州三十里后,放眼望去,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
      李素出身农家,一眼便知这是一块上好的良田,地势平坦,依山傍水,好一派悠然田园景象!
      可今日看去,足足上千亩的田地里,竟连一个的农户都没有。
      好好一片良田,无声中透着一丝死气,看不到任何生机。
      “全军停下!”
      李素骑在马上,忽然扬手大声下令。
      千多人的队伍依令而止,马车里的李治莫名其妙掀开车帘。
      见李素阴沉着脸下了马,李治也出了马车,纵身一跳落地,屁颠屁颠跟在李素身后。
      李素一言不发,下马后径自走向路边的田地里,脚踩在土地上,用力跳了几下。
      土地硬邦邦的,像一块完整的石头,完全感受不到良田应该具有的松软肥沃土质。
      李素的眉头越皱越紧,蹲下身拾了一块土,把它握在手心,凑到眼前仔细端详起来。
      黑乎乎的土块很硬,握在手心里一片冰冷。
      细细将它掰开,里面竟然掺杂着一些未曾融化的冰渣……
      随手将它散落,落下去的是一块块干硬的颗粒状土块。
      李治好奇地在旁边看着李素的举动。
      见李素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李治小心地问道:“李兄,怎么了?”
      李素把手里的残土递给他看,沉声道:“有点麻烦,殿下看看这土……”
      李治接过土,仔细看了半天,仍不得其解:“土怎么了?”
      李素无奈的叹了口气:“这土,简单的说,是冻土。”
      “也就是说,土地养分不够,就算到了春天,也无法播种。”
      “今年的春播算是废了,春播一旦废了,这一整年农户吃什么,穿什么?”
      李治年岁不大,可毕竟是自小被李世民亲自抚养长大,多少也有些见识。
      “无法播种?”
      “这……”
      扭头看了一眼广袤空旷并且不见人影的土地,李治讷讷道:“李兄,或许……这是偶然呢?”
      “或许只是这一片土地是冻土,其他的地方还好吧?”
      李素摇了摇头:“恕我直言,别这么乐观。”
      “对了殿下,你知道陛下遣你我出京赴晋,是因为什么?”

第244章 情况不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