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老妇相信陛下和朝廷不会害我们,相信官府不会让咱们饿死。”
汉子一拍胸脯,躬身行礼:“晋州也找得到活计,咱们何必背井离乡?”
“儿子有手有脚,有一身力气,就算种不了地,就算不靠官府赈济,儿子也能养活这个家!”
老妇人笑了,用手敲了敲汉子的脑袋:“有志气,是我的娃!”
“走,咱们回晋州!”
一家人向李素等人行过礼,面带踌躇满志的笑容。
欢喜地掉转了头,朝晋州走去。
在众多逃难的难民人群里,这一家人像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熙攘的人流里华丽逆行。
队伍继续前行,三天后。
李素一行入晋,到了晋州城外。
晋州隶属河东道,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建城,当时名为鼓国。
西汉时扩城,并设三县辖区,辖下人口六万孙户!
武德四年,置晋州都督府,贞观六年废止,仍以晋州名之。
晋州是个人杰地灵之地,从古至今多出仁人壮士。
最有名的,莫过于一位作死界的骨灰级老玩家了。
没错,魏徵!
这位毕生以挑战个人生存极限为乐趣的老头,便是出生于晋州……
这里是魏徵的家乡。
李素一行人到晋州城外时,城外正热闹非凡。
所谓的热闹,不是集市,而是数千人纷纷扰扰聚集于城门外,这些人全都是百姓打扮,穿得很破旧。
和路上遇到的那些逃难百姓一样,都是拖家带口,都拎着或简单或笨重的行李
只是这些人并没有赶路,而是聚集在城外的吊桥下。
一位穿着绯袍的官员领着十来名绿袍官员拦在人群前,不知说着什么。
李素和李治骑在马上,诧异地互视一眼,然后催着队伍加快速度赶上。
离得近了,才发现那位绯袍官员神情哀恸,双臂自然伸开。
以一种螳臂当车之态,拦住群情激动的人群,嘴里却不知在苦苦哀求着什么。
李素和李治下了马,二人并肩走上前,终于听到那位官员说的话。
“各位乡亲,咱们晋州确实受了灾。”
“这是老天爷降灾人间,谁都没法子。”
“乡亲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找活路,孙某也理解,孙某只想请乡亲们相信刺史府,相信朝廷,不要急着离开家乡。”
“多等几日,就等几日!”
“几日后朝廷必有赈济粮草拨付,此去长安数百上千里,一路上食不裹腹,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孙某忝为晋州刺史,上愧对陛下和朝廷,下愧对黎民百姓!”
“孙某对不住大家,只想请大家再忍耐几日,我已命周边村郭地主富户开仓放粮,大家留在晋州耐心等几日,好不好?”
人群安静了片刻,接着人群中不知哪里传出一道冷冷的声音。
“咱们已等了六日,仍不见官府赈发一粒米。”
“你还叫我们等下去,你的话我们能信吗?留在这里难道便有活路了?”
这句话从人群里冒出来很突兀。
数千黑压压的百姓人群,一时也不知声音具体从哪个地方发出来的。
但话刚说完,仍在犹豫的百姓纷纷点头赞同附和。
“不错,说什么让地主富户打开粮仓,咱们晋州的富户早跑了!”
“没跑的也被抢得精光了,富户地主家里哪有粮食?”
“至于朝廷的赈济粮草,更不知何年何月等得到了。”
“与其在此等死,还不如一同南下长安,给家小求个活路!”
第250章 流言四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