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真假难辨[2/2页]

寒门第一权臣 漫山红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这种谣言往往生命力是最坚韧的,一旦起了头,就会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
      而且谣言里仅有的那句假话,往往是造谣者最终的目的。
      掺杂在真话里的假话很容易被取信,而被取信的后果就是杀伤力巨大,不容易平息,造成的后果也是很可怕。
      从古至今的改朝换代,那些野心家们往往以宗教或上天之名煽动造反。
      谣言便是他们主要的手段方式。
      晋阳城的谣言,无疑是属于后者,很麻烦、很难平息的那一种。
      再配合着李世民曾经不光彩的事迹,还有这些年不断的天灾,以及今年降临到每个百姓头上的绝望生计。
      谣言迅速酝酿发酵,最终蔓延成灾。
      李治忧心忡忡叹了口气:“如此说来,晋阳的谣言平息不了了?”
      神情忽然一变,李治换上一副恶狠狠的表情,道:“本王倒想看看。”
      “到底何方恶徒胆敢煽动百姓改换天地?”
      “活腻味了,全都拿下砍了!”
      李素:“……”
      田中:“……”
      李素顿时无语,拱了拱手:“殿下,恶徒掺杂在百姓里。”
      “您分得出谁是良民,谁是恶徒吗?”
      李治恶狠狠的表情顿时一滞,接着像一只扎破了皮的球。
      迅速泄了气,无比颓丧地道:“我分不出……”
      “那就请殿下现在多看、多听、少说,咱们如今要做的也是这件事。”
      “分出善恶,然后惩恶扬善!”
      “如今之晋阳局面,绝对不能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人。”
      “要是真的引起二十多万晋阳百姓恐慌,那就真的是惹大.麻烦了!”
      蒋正石朝李素看了一眼,赞道:“侯爷年岁尚轻能有如此睿智,下官佩服。”
      “早年下官便听说过侯爷之名,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陛下遣侯爷和晋王殿下巡视晋地,实是圣明。”
      听到这话,李素笑道:“这些话可以留到以后再说。”
      “蒋县令你不妨再说说,你是如何知道打你的人不是乡民而是恶徒,甚至是反贼?”
      蒋正石艰难的拱了拱手:“下官到方华村后,首先便召来当地里正询问。”
      “方华村二百户人家,恰有两位里正,二人都说最近村里多了不少生人。”
      “都是过路暂歇的行商走贩,卖些杂物针线粗布等等。”
      “今年大灾方兴,村里人心惶惶时,那些过路的行商却愈发多了起来!”
      “哪怕一天什么都卖不出去,也笑呵呵的不以为意,反而很喜欢跟村民们聊天,谈天说地无所不言……”
      “这些人从来不为生计所忧,每到饭时便离村,午后又来。”
      “不偷、不抢、不讨,就喜欢往村民扎堆的地方钻,从此仿佛在村里定居下来似的!”
      “里正感觉到有蹊跷,向县衙禀报过两次,可那时大灾四起,下官忙得焦头烂额,对此事并未上心。”
      “而后没多久,方华村首先便乱了起来!”
      “据说有人煽动乡民抢了村里的一家富户。”
      “并且就在那时,一些大逆不道的谣言便毫无预兆地传开了……”

第269章 真假难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