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禄东赞露出茫然之色,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李素:“李县侯何出此言?”
“老夫一直在长安静候贵国皇帝陛下赐嫁文成公主,哪里做过什么谋算布局?”
李素叹了口气,道:“明人不说暗话,再装可就真的贻笑天下了!”
“禄兄,当初魏王谋反,你暗中派随从出城。”
“快马回到吐蕃,发动五万大军,陈兵于边境之上蠢蠢欲动。”
“禄兄,贵国此举,可是伤透了陛下的心呐!”
禄东赞冷冷道:“吐蕃大军并未越过两国国境。”
李素点头:“确实未曾越过,因为魏王谋反失败了。”
“朝廷只用了一夜的时间便完全平定。”
“或许连禄兄都没想到,如此轰轰烈烈的谋反居然如此脆弱,那位被你寄予厚望的魏王如此不争气……”
看着禄东赞越来越难看的脸,李素笑道:“你我不妨做个假设,假设魏王谋反成功了。”
“一朝登位,清洗朝堂,无数文臣武将下马,无数新臣上位!”
“国中混乱,门阀蠢动,军队动荡不安,对吐蕃来说算不算好消息?”
“我且问禄兄一句,如果真有那个时候,吐蕃国列于边境的五万大军会不会越过国境呢?”
听完,禄东赞脸色立变,眼中迅速闪过一抹心虚。
这个问题问得好。
明摆着的结果,大家心照不宣。
也算是两国之间一层非常微妙的窗户纸,被李素这么一捅破,禄东赞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禄兄,刚才我说过。”
“你我各为其主,为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做出任何事都是无可厚非的。”
“你当初做出的决定并没错,换了我是你,恐怕会更激进一些!”
“先不管那么多,占大唐几个城池再说。”
“以后若情势不对,大不了还回去便是,对吧?”
“若是愿望实现,大唐果真乱了起来,更应挥兵高歌猛进,迅速占领剑南,岭南两道!”
“切断大唐与南诏,真腊,林邑等南方诸国的来往。”
“最后陈兵泸州与播州,对大唐的山南江南两道虎视眈眈!”
“就算再无寸进,至少吐蕃也从气候和土壤恶劣的高原走下来了,从此在剑南岭南两道定居了,对不对?”
李素说着朝禄东赞扔去一记嗔怪的眼神:“禄兄,你真坏。”
“你的想法怎能如此无耻……”
禄东赞冷冷道:“那是你的想法,不是我的!”
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
李素一不小心又把自己内心的阴暗面展现出来了。
说的其实没错,从禄东赞目光里一闪而过的惊慌之色来看,李素觉得自己的猜测还是比较准确的。
这家伙果然跟自己想象中的一样无耻。
至于自己为何会猜到如此无耻的想法……算了,不深究。
禄东赞脸色难看,他没想到李素一语便道破了他的想法。
当初在魏王之时,禄东赞便派人回吐蕃禀报松赞干布,请求速速派兵至两国边境,视唐国局势而定进退。
谁曾想唐国那位谋反的魏王实在太不争气了!
谋反被平定后,李世民也对朝堂进行了清洗。
但作为深富政治经验的帝王来说,清洗的尺度和范围是有着缜密思量的。
原则就是乱朝堂,而不乱天下!
清洗的这些日子,与魏王谋反案有牵扯的人等悉数被拿。
可是三省六部每日仍旧不慌不乱地处理国事朝务,一点也没耽搁,更没有意料之中的天下大乱……
第451章 彼之仇寇,吾之英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