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群臣所请。”
“但是朝臣大多将晋王当孩子,此次又是陛下刻意做出一视同仁的表象。”
“朝中诸臣愿意为晋王求情的人只怕很少。”
“此路……可绝矣!”
听完,李素揉了揉鼻子。
李义府说的这些,李素早就想到过,结论和李义府一样。
制造舆论联络朝臣为晋王求情不妥,李世民不仅不会答应,反而会暴露出晋王欲争皇位的意图!
从而心生反感,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李素拱了拱手:“李兄高见,与我不谋而合。”
“欲解决此事,从朝堂上入手恐怕是行不通的。”
李义府笑了,笑容忽然变得有些狡黠。
“李公爷,朝堂入手确实行不通。”
“咱们可以换条路走呀……”
“换哪条路?”
李义府悠悠道:“事情的表象其实很简单,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
陛下要把所有的皇子遣离长安,赴地方上任都督或刺史,授予实职。”
“所以,目前朝堂里的这潭水其实是很清澈的,清可见底……”
“水太清了也不好,没有内情,只有表象,藏不住秘密!”
“想做点隐秘的事都无法遮掩。”
“所以,若欲让陛下收回成命,留晋王在长安,只有把这潭水搅浑了。”
“陛下心生疑窦,继而再生顾虑,晋王说不定就会被留下了……”
李素一呆,接着脑中似有一道灵光闪过。
纠结数日的烦恼瞬间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是啊,为什么自己的眼睛总盯着朝堂和皇帝?
令出固然是宫闱,但解决麻烦却不一定非要从宫闱入手1
一条路走不通可以换另一条路呀。
不得不佩服李义府,连李素都没想通的关节,他居然想到了。
果然是八面玲珑的聪明人!
“李兄不妨详细说说。”李素脸色微动。
李义府呵呵笑了两声,捋了捋稀疏的长须:“所谓皇子出京,据说是一个名叫刘沈的监察御史首先上疏。”
“后来许多御史跟风附议,陛下推搪不过,这才下了旨意。”
“这个刘沈究竟是什么来头,下官并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此事绝非刘沈一人所为!”
“一个小小的御史,还不至于有胆子冒着得罪所有皇子的风险,上这道吃力不讨好的奏疏。”
“他的背后必有人指使,至于这个指使之人是谁……”
“呵呵,或许是留在长安的皇子,也或许是有别的庶出皇子故布疑阵,假旁人之手一步一步除掉嫡出皇子。”
“任何可能都不能排除!”
李素愈发惊讶,这一点上,李义府比他想得更深远。
原本李素只锁定了太子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两人,但李义府却提出第二种可能。
确实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尽管可能性极小。
庶出的皇子若欲争储,最大的敌人自然是嫡出的李承乾和李治。
首先分而击之,将李治支离长安,让别人怀疑是李承乾布的局。
嫡子之间互相猜疑,互相敌对,最后得益的是谁?
这里面可以作的文章实在太多了!
第593章 李义府论势(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