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素点头,随即忽然想起一事,便道,“侯叔叔,小侄尚有一桩小事求您帮忙。”
“你说。”
“小侄有位远方表弟,名叫李贵,当年参加过讨伐薛延陀之战,作战勇猛,生得高大魁梧。”
“如今虽有军职在身,可却是一些闲职。”
“如今赋闲在家,一心想随军出征,战场上捞取一份功名。”
“侯叔叔出征西域时能否带上他?”
闻言,侯君集想都没想,直接哈哈一笑,“丈夫功名当从马上取,这小子是条好汉。”
“如此良才,老夫怎能不用?”
“你叫他收拾好行装,后天来校场找我。”
“既然是贤侄你开口荐才,便先让他跟在老夫身边当个亲卫吧,也好学点排兵布阵的本事。”
“过得一两年后,下放到军营领一偏师不成问题!”
“只要不是太笨,老夫保他一份敞亮前程。”
李素顿时放了心,原本担心战场上刀枪无眼,不过若是当侯君集的亲卫倒是不担心生命安全了。
毕竟帅账向来都是在大营后方的。
一场战役下来,极少会动用主帅的亲卫。
至于以后下放到军营里领军,那应该是很遥远的事了。
于是李素急忙谢过侯君集。
吃饱喝足,侯君集打算起身告辞时。
身子刚欠起一半,不知想到什么,又坐了下来,“这次陛下放着朝中那么多名宿老将不用,偏遣老夫为主帅出征西域?”
“想来陛下应该打算东征高句丽了?”
李素点头,“陛下筹谋东征已多年,看来这一战应该免不了了!”
侯君集皱起了眉,“你呢?”
“陛下东征会带上你吗?”
李素挠了挠头,道,“应该……会吧。”
“侯叔叔应知,我当年弄出了震天雷后,陛下便设了火器局。”
“大唐如今每一战,或多或少都会用上火器。”
“东征高句丽如此重要之战,火器更不能少!”
“我这个创出火器的人,陛下应该会命我随军出征……”
闻言,侯君集再次吃了一口菜,面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既然随军出征免不了,你要切记不可领军出战。”
“朝中那么多老不死的,他们想死便让他们去!”
“你个小娃子万莫主动凑这热闹,明白吗?”
李素听出话中意有所指,不由道,“侯叔叔的意思……陛下东征之战莫非胜负难料?”
听到这话,侯君集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叹道,“岂止是难料?”
“简直是凶险!”
李素表情不变,侯君集的结论其实他所料想的一样.
李素对这次东征的结果也不乐观。
“愿闻侯叔叔高论。”
侯君集叹了口气,道,“平灭薛延陀才几年,偌大的草原还没消化下去!”
“打薛延陀用了近一年,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全靠百姓供应。”
“那一年耗费了国库官仓,和民间百姓多少粮草?”
“现在休息了不到三年,又要东征高句丽。”
“民间的元气还没恢复,粮草如何供应得上?”
“一旦大军断了粮,不需敌人来攻,咱们自己的府兵就会哗变!”
第632章 胜负难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