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为朕南征北战,包括当年的玄武门……”
“嗯,不说这个,还有征东突厥等等,都为朕立过汗马功劳,在军中的威望亦素深!”
“可他终究也犯过一些大错,甚至参与过谋反。”
“功过之间,难定善恶,朕实不知该不该将他列入功臣画像内。”
“李素,你觉得呢?”
听到这话,李素毫不犹豫地推锅,“列或不列,皆在陛下圣心决断之间。”
“臣不敢妄言。”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你与侯君集私下里交情不浅。”
“今日为何不为他说几句好话?”
李素不假思索道,“此为陛下宫闱之事,外臣不得干预。”
“故,臣无话可说。”
闻言,李世民愣了,“功臣画像分明是国事,与宫闱有甚关系?”
李素不慌不忙地笑道,“凌烟阁……恰好在太极宫内。”
“是为宫闱之事。”
李世民呆怔半晌,忽然哈哈大笑,“好个宫闱之事!”
“你小子年岁渐长,耍滑头的本事倒也愈发精进了。”
“嗯,不错,现在越来越会做官了。”
李素不知李世民所言是夸他还是暗损,只好嘿嘿陪笑,不再吱声。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侯君集,实为朕之良将也。”
“当年朕还是秦王时,侯君集为朕鞍前马后奔忙征战!”
“那时的他和朕,皆视对方为手足兄弟,从无嫌隙猜疑。”
“可惜世事无常,多年以后的今天,朕连他要不要进凌烟阁功臣画像都要犹豫了……”
尽管事情已过,但侯君集终究还是朝堂禁忌的话题。
大唐的风气虽然开放,却也不可能成天将一个曾经造过反的人挂在嘴边上。
李世民可以提起侯君集。
但别人不行,包括李素!
做官的第一要诀是要会做人,说得通俗点就是情商要高。
时刻清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尤其是在皇帝面前,更要绷紧脑子里的弦!
祸从口出这种事发生率最高的便是在皇帝面前……
所以李世民提到侯君集后,李素垂头不发一语。
仿佛泥塑木雕一般,浑然物外双目无神,一脸神思无归,当真缥缈得很。
李世民说了半天,却见李素毫无反应。
不由有些愠怒,于是狠狠瞪了他一眼。
“李素,何故不语?”
李素垂头道,“陛下,侯大将军能否入凌烟阁,恕臣无法进言。”
“此为陛下圣心决断之事。”
闻言,李世民似笑非笑道,“你与侯君集交情匪浅。”
“纵然嘴上不敢说,心里还是很希望他入凌烟阁的,对否?”
李素笑了,“是,陛下。”
“臣毕竟与侯大将军有交情,所以难免有私心,这也是人之常情。”
“侯大将军若能入凌烟阁自然最好,臣私心所愿也。”
“若不能入,也是正常,毕竟侯大将军曾经参与过谋反……”
李世民笑道,“你尽管直言,朕许诺你,今日不论你说什么,朕皆不加罪。”
“说说看,侯君集入凌烟阁或是不入。”
“两者利弊如何?”
第642章 游戏规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