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7章 帝王之术(一)[2/2页]

寒门第一权臣 漫山红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这话倒也没错,帝王终其一生,使得最拿手的便是平衡术。
      从打压关陇门阀,扶持山东士族,到尚书省设左右仆射双宰相各为牵制。
      所以李素猜测,在皇子夺嫡露出苗头时,李世民选择了同样的做法。
      毕竟太子李承乾这些年结交关陇门阀,朝中大肆结党等行径。
      李世民早已有所察觉并渐生不满,打压太子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
      再怎样深爱自己的儿子,皇权社稷永远排在儿子的前面!
      猜测并非毫无道理的,事实上刘沈被刺一案最后逆转。
      李世民若有心追查到底的话,李素可能会无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毕竟世上并没有天衣无缝的阴谋。
      不论看起来如何完美,终究都是有漏洞的。
      可是案子逆转之后,所有针对此案的追查一夜之间全部停止。
      李世民的目的仿佛只要洗清了李治的嫌疑便足够,没必要再查下去,这实在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
      至于刘沈被刺一案里,作为李治最亲密的朋友,李素在里面做过什么谋划过什么。
      对李世民而言并不重要,他看到最后逆转的结果!
      想通了这些道理,李素不禁摇头慨叹。
      帝王家中果然无情,时时刻刻把父子亲情挂在嘴上。
      可李承乾和李治终究还是李世民手中的一颗棋子。
      “陛下刻意为之,欲图制衡?”
      尉迟恭深拧眉头,飞快与牛进达对视一眼。
      牛进达神情凝重道,“姑苏县公你果真确定么?”
      “毕竟朝野内外,皆云太子是继大统的唯一人选。”
      “就算刘沈被刺一案令太子失了圣眷,大家也都只认为是暂时。”
      “过段时日待陛下消了气,圣眷仍会恢复如初的,而你说的制衡……”
      牛进达不解,尉迟恭却似乎明白了什么,与李素相视一笑。
      “小子认为,时至今日,太子恐怕已争储无望了。”
      “至于原因,并非表面的手足相残,而是更深远的门阀士族之争。”
      “甚至可以延伸到大唐未来百年国策!”
      “简单的说,太子……走偏了。”李素想了想,沉声道。
      牛进达虽然性格敦厚,却毕竟是朝堂沉浮多年的老将,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
      李素只稍稍提示了一下,牛进达便豁然明白了。
      “关陇门阀与山东士族?”
      闻言,牛进达惊讶地吸了口气,然后叹道,“若照这么说,两位皇子储君之争或许真是陛下刻意为之。”
      “而造成如今互相制衡的局面……”
      尉迟恭叹了口气道,接话道,“只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毕竟储君是国之根基,不可久悬呀。”
      “但这个制衡的局面陛下打算维系到何时?”
      李素沉吟片刻,道,“小子猜测,陛下制衡两位皇子的目的,或许是为了东征。”
      “陛下御驾亲征高句丽已是无可逆转了,那时国中必须有皇子镇守监国,也需要别的皇子与其制约。”
      “太子虽然说是最合法的监国人选,但在陛下的眼里。”
      “他似乎不希望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朝廷权力出现真空,从而让关陇门阀钻了空子。”
      “所以陛下需要一个能够制衡住太子和关陇门阀的人。”
      “也就是晋王殿下,和他身后的山东士族!”
      “所以我猜测在东征结束之前,陛下很可能仍保持二子夺嫡的局面。”
      “待到东征一战功成,陛下挟大胜余威回朝。”
      “两位皇子储君之争,到底谁胜谁负,也就到了最终决定的时候了!”

第647章 帝王之术(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