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7章 民国文学大家的绝交信,林语堂:此人是个神经病![2/2页]

疯了吧,你管这叫民间挖宝? 咔咔一顿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额......张爱玲还说过为了对方,卑微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来。”
      “不知道说什么,就给大家表演一首《泡沫》吧。”
      “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
      “再美的花朵,盛开后就凋落......”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程泽将这些信札单独放到一边。
      至于邮票和信件后续细致的整理工作,他打算交给早已经翘首以盼的梁老他们。
      不然光这一项工作就要耗时两天都未必能完成。
      在民国信件这个大分类里。
      还有一份特殊的存在,挺厚的一沓。
      古碑帖。
      虽然它与古籍善本、青铜器,三者并列为龙国组重要的收藏品种。
      但在收藏市场上,向来就是曲高和寡的存在。
      原因在于碑帖拓本存世量少,而且对知识储备量要求较高。
      程泽发现的这两幅,来自民国大收藏家、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二十五代世孙——朱文钧。
      故博成立后被聘任为专门负责碑帖鉴定的专员。
      并致力于收罗各种碑帖古籍。
      《孔羡碑》。
      立碑于三国时期。
      内容为孔夫子第二十一世孙孔羡,修孔庙、奉孔祀等事宜。
      字体雄强遒健,是公认的魏隶代表作。
      该碑的拓本共有六个版本。
      程泽发现的这份,是明代拓本,同时也是六个版本中年代最久远的。
      当年的收购价是120个大洋,如今上拍的话,百万肯定不成问题。
      这一柜子的信件,被整理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程泽已经打算移步下个柜子了。
      “梁老他们还忙着九千岁地下堡垒的研究,估计抽不开时间吧。”
      “要不老程来个大型抽奖吧,我们每天泡在直播间里,时间多得很!”
      “虽然很想附议,但我怀疑你在质疑老程的智商。”
      这时。
      一个视频通话打了过来。
      程泽打开一看。
      梁老几个老头儿戴着降噪头盔,指了指身后的直升机。
      “小程呐,我们马上就要往你那里出发了。”
      “那些书信交给我们,保证一晚上就给你整理出来。”
      “对了,小张要和你打个招呼。”
      张鹏满脸堆笑,从老头儿们的旁边探出头来:“程先生,你好,我马上就亲自将梁老他们送过去。”
      直播间里一片“哈哈哈哈”飘过。
      “哄堂大笑了家人们,张经理,你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我看你送人是假,接东西是真!”
      “这些老头儿遇到程泽,简直焕发事业第二春,看不完的好东西。”
      “下到童工平头哥,上到老头大专家,程泽这是将周扒皮的作风贯彻到底了。”
      “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都给了能吃苦的人。”
      “前半句我同意,后半句纯属胡说,你看平头哥和梁老他们笑得多开心啊。”
      结束通话。
      程泽走向了下一个柜子。
      有了前车之鉴的平头哥这次不敢瞎勤快了,乖乖地跟在程泽的旁边。
      柜门打开。
      大家都忍不住吞咽了一下。
      好家伙,刚刚才说钱都流向有钱人,这不就来了吗!

第127章 民国文学大家的绝交信,林语堂:此人是个神经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