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夜幕降临。
大隋晋阳城。
这里离马邑城,约八百余里路程,城里车马喧阗,灯红酒绿,商贾如云。
这里是原并州刺史府的治所,也是原大隋汉王杨谅的老巢。
现如今,则是大隋并州总管杨玄感的行营,他就直接占了杨谅的汉王府。
杨玄感,大隋并州总管,柱国上将军,二品大员。
他四旬年纪,长相俊朗,天庭饱满,勇力过人。
他是大隋越国公,尚书令,司徒左丞相杨素的嫡长子,世子。
杨玄感自幼学武,经常随父出征。
只是杨素出于私心,没让他去冲锋陷阵,所以,鲜有丰功伟绩。
这些平定汉王杨谅的叛乱之后,他就作为代理总管,留在晋阳府处理后事。
所谓的后事,不外乎原汉王节制区域的衙门编制,财产抄没,军事调防等事宜。
杨素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让炀帝杨坚下诏,任命杨玄感为并州总管,节制原汉王的主要地盘。
杨素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细。
自己年近六旬,带兵机会不多了,而杨氏一脉虽说三品以上高官,在朝就有数十个,不是侯爵就是柱国。
但没有一个是掌握兵权的大将军,总管、刺史或郡守。
没有兵权,就是没有根基,在朝堂之争中,会显得头重脚轻而不稳。
经过这数年的接触了解,他清楚炀帝杨广,是个薄情寡义,鸟尽弓藏之徒。
随着皇位的稳固,杨广会慢慢动手清理门阀权臣。
而自己这杨氏一脉,是当下大隋最大的门阀,将会是首当其冲。
所以,杨素决定,乘自己屡有军功,还在位之时,乘杨广有所忌惮之机,加固家族的根基。
而杨玄感出任并州总管,这是第一步。
炀帝杨广城府甚深,他对杨素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派,很是愤怒。
这明显是功高盖主,藐视皇权的行为。
但又不得不去下诏追任。
毕竟杨素平叛杨谅,又立大功,他要显示出新皇帝的奖罚分明。
总不至于马上原形毕露,来个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戏码吧。
这岂不让天下权臣们寒心,有失他一代圣君的英名?
晋阳城南。
原汉王府内的小客堂里。
即将上任的马邑将军杨玄挺,正恭敬地坐在下首。
杨玄挺,杨素小妾所生的庶子,三十岁左右,相貌堂堂。
仔细看上去,他是略显阴冷,城府颇深。
就这性格,颇有些继承杨素的衣钵。
而坐在小客堂上首的,则是杨氏家族里除了越国公杨素之外,现实际掌控家族的核心人物,并州总管,柱国杨玄感。
杨玄挺,是杨玄感同父异母兄弟。
在杨素众多庶子中,也算是一个比较聪慧,有上进心,还听话的一个兄弟。
杨玄挺一直在军界,他只是依靠家族势力,在兵部兵务司任功曹。
从六品衔,相当于骁骑校尉的职条。
第085章 杨素的善后布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