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愣,双拳一抱,看向李世谟作揖道:
“那就多谢郡守厚爱,罗某代小女英娘感谢郡守。只是这些事李总管那…”
“哎,我那堂兄是个宽宏大度之人,他拎得清是非轻重,当然不会阻止咱们提议的。”
“那就太好了,待此事以后,末将定当去蓟城拜望李总管,届时请郡守陪同可好?”
罗艺反应快,连忙顺着杆子向上爬,并谦卑的自称末将。
“好说…好说…”
李世谟推手一摆,心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他斜乜了罗艺一眼,低声道:“本守倒有个想法,不知可否?”
“请说…”罗艺往前靠了靠。
“听说你家长女英娘还没定亲?”
“哎,是啊,小女在前哨一直忙于军务,这事都给担搁了。”
罗艺一愣,随口这么一说。
“可否问问,英娘今年有多大了?”李世谟继续道。
“小女过了年就是二十岁了。”
“哎哟,你看看你这个当爹的…”
李世谟故作吃惊状,“虽说大隋没有明令女子婚嫁年龄,但二十岁也该有婆家了呀。”
“是呀…是呀…郡守说得是,罗某枉为人父,失职…”
罗艺嘴上这么应付着,心里却是忐忑不安,心道:
在这焦头烂额之时,这李世谟怎么突然关心起英娘的婚事来了?
这似乎不太合乎常理嘛。
果然,李世谟有了下文,道:
“李总管的次子李刚,刚死了正妻,想找个正经女子续弦,李刚也是刚晋升为鹰扬牙将了,上次他到云中城里碰上英娘,结果就一见钟情了。”
“前些日子,他专程来云中,就想托我这个叔叔保媒,所以,今日得空先跟将军吹个风,不知你意下如何?”
麻痹的,这不是乘人之危吗?
这李刚是个有名的纨绔***,靠着他老爹的军功,三十二三岁,皇帝赐予了个俾将军混混。
大英娘十几岁不说,家中小妾七八个了,而且嫁过去还是个续弦的。
“如果跟我那堂兄樊上亲,英娘就不用在边关风餐露宿了,回京都去当将军夫人了,嘿嘿…”
李世谟不失时机地继续说道。
罗艺强忍住自己的怒火,堆起笑容对李世谟说道:
“李郡守,这事吧,眼下还真没心思去考虑,待草甸这事完了再议如何?”
“那是当然,我只是顺口提一下,一切待先渡过这关再说。”
李世谟连忙哈哈道。
罗艺起身抱拳一揖,道:"多谢李郡守抬爱,罗某先行告辞…"
“请…”
看到罗艺匆匆离去的背影,李世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他回到案边,沉思片刻,提起笔来。
……
大业二年,初春。
长安大兴城。
长安是国之象征,其巍峨壮观,繁荣昌盛自然不是外地所能比的。
生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许多人一辈子没离开过长安城。
也不可能知
第119章 乘人之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