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提防为妙。”鱼俱罗谄笑道。
“好,杨某领情了,先谢过。”杨素抱了抱拳。
“恩公一路走好!”鱼俱罗双手抱拳,目送车队离开。
离着杨素车队前后约里外,两千甲士,排开蛇形阵列,自函谷关出发,一路向东,旗幡招展,甲胄鲜明,十分威武雄壮。
鱼俱罗出身没落的北周士族,原是一名重骑兵,因武艺超群,作战勇敢,当年被杨素慧眼识中。然后是一路提携,现为四品武将。
鱼俱罗一直视杨素为自己的恩人,唯命是听,十分恭敬。
这两千甲士,都是守关精英,曾跟随鱼俱罗出征过数次,身带着彪悍之气。
杨素的车马队,从清晨开始、行了一个整天,才走了四十多里,主要是队伍太长、弯曲山路湿滑难走,牛车人行的也慢。
由于这一条是京城通往桃林县城的驿道,沿途有烽火台、驿站、驻军点,所以较安全,一路没有发生什么危险。
安营扎寨,第二天再行。
翌日晌午,经过一个上午的跋涉,整个队伍进行了一个时辰的休整和饮食进水,然后继续赶路。
再走下去,那沿途是崤山山岭、高崖、丛林越来越多,地形变得复杂。
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为了行军安全,杨素要求独孤城、完全按照行军规矩,派出了二什斥候骑士,进行侦察。
独孤城将斥候骑士,每两人一组,分成十组,彼此相隔两里的距离,考察一些险峻的地形,有否塌方,有否可能伏击的地方,都搜索一番,免得麻烦。
义父杨素的领军能力和号令、队形等,有板有眼,独孤城已经都很熟悉了。
平时里,独孤城虚心求教,反复琢磨,从干爹杨素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杨素有时候透过车帘子,听到独孤城的一些喝令,微微点头。
他对着这位义子的才能很欣赏,独孤城不光是行走江湖的本领,就是领兵打仗,这义子现在也能成为一名将军。
有了这些,杨素对这次迁移途中的安全,还是比较放心的。
这一路,确也风平浪静,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接近傍晚时,经过二日跋涉,他们已经离开函谷关约八十里了,准备再走一个时辰,便安营扎寨休息。
“这离东都洛阳也就二百里路程,按咱们现在的行军速度,再有四五日,便可到达。”
杨素对独孤城说道。
“义父说得是,这几天还好,没下大雨,咱们乘天没黑下来,多走些。”独孤城道。
父子俩正说着呢,一名斥候什长前来禀报,说前面有一个隋军驻守关卡,队伍给拦了下来。
“这是楚国公、当朝宰相、尚书令杨素的车队,我等奉大隋皇帝诏书,迁移入洛阳,尔等还不快快让开道,让我们过去!”
独孤城出去前往交涉,盛气临人的呵斥道。
第332章 迁都途经—函谷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