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家都多多少少听说了一些,陛下又在和那些世家斗法了,实在是不敢多说什么呀!
      孔颖达一笑:“有怨言有怨气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儒家向来讲究忠孝仁义,那么这个忠,又应该怎么理解呢?”
      看大家陷入了沉思,孔颖达捻须微笑,轻轻吟出了一首诗:
      “卖炭翁,采炭挖煤博陵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采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锦衣玉带世家儿。
      手持皮鞭口称命,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世家驱将惜不得。
      半斗糙米一尺布,系向牛头充炭直。”
      监丞陆元朗笑道:“孔兄研究经义尚可,这写诗嘛,呵呵,也尚可。”
      确实,这首所谓的诗,通俗如市井白话,出自方方正正的孔颖达之口,实在是有点违和了。
      “这不是我写的。”孔颖达摇摇头,不肯占别人的便宜,“这是梅赢写的,你们应该知道他的名字吧?”
      “知道知道。”
      有那年轻的博士很熟悉这个名字,“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梅赢嘛,青楼的老顾客了。
      “哎!诗以言志啊!”
      孔颖达摇摇头,把这首诗抄写了一遍:“诸位请看,没有非凡的笔力,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如何能写出这样的好诗来?老夫以前也是对他的文名甚为不耻,今日才知是老夫错了啊!”
      代表着大唐最高学府、最高文化水平的一群人,把那首诗传阅了一遍,越琢磨,越觉得里面的韵味十足。
      古人写诗,讲究的是抒发心中的情感。
      似南北朝时期的陈后主那般的宫廷诗或者闺怨诗,虽然有点感情在里面,又怎么能比得上关心百姓疾苦的诗更让人动容呢?
      梅赢,果然是有大才的人啊!
      …………
      韵味足吗?
      梅赢写(chao)这首诗的时候,还真没想过这么多。
      他只是觉得,这首诗比较直白更利于传播。毕竟,你要和朗朗上口的童谣打对台戏,就不能太文雅了。
      必须得直白,必须得浅显,还得跟当前的时局联系起来,那就只有借白居易的《卖炭翁》一用了。
      当然,仅靠这么一首诗就想改变目前的局面,那是痴人说梦。
      所以,梅赢还给出了第二条建议:火速组织水军,往长安城里运送各种物资。
      你们不是惜售吗,不是制造物资匮乏的恐慌吗,那我就大批大批地往长安城里拉东西。甭管是用得着还是用不着的东西,统统拉进来。
      老百姓一看,这么多的东西在源源不断地送来,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吧!
      李二有点不好意思了:“朝廷现在没那么多的物资储备,恐怕经不起抢购。那又该怎么办呢?”
      堂堂的大唐皇帝,居然掌握的物资还没有世家多,丢人啊!
      “联络那些二流的家族,放出风声,说长安的价格高,他们就会自己运来了,比朝廷组织的人力还要快。”
      “那也要好几天吧?我现在是一刻都不想等了啊!”
      “那就自己搬。白天运进来,晚上运出去,第二天再运进来,看着热闹就行!”
      李二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禁竖起大拇指赞道:“高啊!实在是高!”

068 高手对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