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天后,长安。
      李二非常的开心,特别的开心。
      他期盼许久的老岳母萧后和外侄终于来了,那可是我朝思暮想的亲,咳咳,亲戚呀!
      玄武门外,李二一脸正气地对杨妃说道:“爱妃尽管放心,岳母此来,只当是回到了故乡养老,朕绝对不会亏待她的!”
      杨妃只能感谢:“多谢陛下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否则,我们母女只怕此生再也没有相见之日了。也不知道,母后,咳咳,母亲是不是变得苍老而难以辨认了?”
      “爱妃私下里称呼母后无妨,可不能在外面这么叫。要不然,魏征他们又该挑刺了。”李二继续扮演好丈夫、好女婿的角色。
      “嗯,陛下说的是。”
      杨妃应了一声,叫过自己的儿子李恪,叮嘱道:“一会儿见了你外祖母,一定要有礼貌,喊外祖母就行。记住了吗?”
      李恪也很想看看,传说中的风华绝代的外婆到底长什么样子,就很乖巧地答应道:“我一定不让外婆哭,恪儿可乖了。”
      一只小猫追自己的尾巴,我们会觉得可爱,就像现在的李恪,撒起娇来也是让人觉得那么舒心。
      杨妃怜爱地拍拍李恪:“恪儿最乖了,外婆看见了一定很开心!”
      正说着话,接送萧后的车轿已经到了眼前。
      在杨政道的搀扶下,萧后脚步依然稳健地走到李二面前,下拜道:“未亡人杨氏,见过大唐陛下!”
      这句话,很有讲究。
      萧后的意思是,我是不是你岳母那不重要,但我是杨广留下的寡妇,还带着个杨广在这世间唯一的孙子,你但凡讲点交情,就放我们一条生路。
      而且,你是大唐陛下,不是我的陛下,这一点更要论清楚,不能含糊了。
      李二也不是初哥了,对前朝遗老遗少的心态,早就摸清楚了,闻言虽然有点失望,但也不会太难过,淡淡地说道:“今日不是正式场合,咱们只论亲情就好。爱妃,过来见过你母亲吧!”
      杨妃早就哭红了眼眶,听见李二召唤才敢慢慢走过来,低声说道:“见过母亲。”
      萧后轻轻地答了一声:“你一向可好?”
      “嗯。陛……二郎待我很好,长孙姐姐也对我很好。孩儿除了思念母亲,倒是没什么遗憾的。”
      “哎!”萧后叹了一口气,“好就好啊!你终究是个有福的,比我强多了。”
      对这个一心跟着李二的女儿,萧后也没什么可说的,见李恪在旁边站着,问道:“这就是恪儿吧?名字倒是起的不错,恭敬、谨慎,是个有福气的啊!”
      只是这么夸了两句,也没给个见面礼什么的,萧后就变了口风,拜服在地:“罪妇杨氏携幼孙,请陛下惩处!”
      论亲情可以,但你也不能天真地以为,李二陛下是个讲亲情的人。如果不信,你问问他老子和两个兄弟,看看他们会怎么说?
      天家的亲情,最不可信啊!
      …………
      回到宫里的李二,心里总有一把邪火在燃烧。
      萧氏是靠着什么才这般驻颜有术的,为什么六十多岁了一点都不见皱纹?
      就算是那斑白的头发,也只是让人觉得平添了一股风情,并不觉得苍老而不可亲近。
      对,亲近。
      我是什么时候见到萧氏的呢?
      二十多年前吧,那时候的萧氏好像就是这个模样吧?
      肌肤娇嫩,每根手指都像白玉做成的,就和今天一样。
      搀扶起萧氏的时候,李二就感觉到了,一点变化都没有。杨妃前些年还有她的一丝神韵,这两年就差了许多了。
      想到这里,李二就感觉自己的手指有点发腻,似乎手上沾了什么东西似的。
      “萧氏住在何处?”忍无可忍的李二,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问道。
      “在别苑暂歇。”李承恩答道。
      “领朕去,探望萧氏!”
      李承恩没动,反而拿出了两封信:“梅赢托人紧急送来了两封信,还给奴婢带了句话。说是陛下如果不打算私下去见萧氏,就只拿出一封信来。否则,就要把两封信都拿出来,还要说明原因。”
      “梅赢又在搞什么名堂?”
      “奴婢不敢拆开,陛下一看便知!”
      李承恩递上信件,很有眼色地溜了。
     

101 阅后即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