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袋的红薯外,还有几根劈下来的竹子。
张武没有回答,沉默地拉着推车,将姜知云和一车的东西送回了她家。
柳氏是认得张武的,见姜知云跟他一同回来,还楞了一下。
张武把红薯和竹子搬进院子,对姜知云点了点头,拉起车就要离开。
“张大叔,你等一下。”
姜知云跑进厨房,拿了几张烧饼和馒头递给张武。
她喊人的时候别的人家都已经在烧菜做饭,烟囱冒出烟来,但张武家可没有,她想对方要么还没准备,要么就是不打算煮。
这些东西,多少能让他垫垫肚子先。
张武看了一眼烧饼和馒头,又看看姜知云,伸手接了过来。
“多谢。”
姜知云看着张武左手拉车离开,不免心生感叹。
若是没有参军,他现在应该在京城享福才对。
“云儿,你怎么会跟张武一起回来?”
姜知云刚刚风风火火跑回来取钱,也没来得及跟柳氏说。
现在回来了,才有空解释了几句。
听姜知云说起李郎中和老牛,柳氏倒是比她知道的多一些。
“那下河村也就一个牛家,你说老牛应该就是他了。”
“娘,谁啊?”
姜知云好奇地看向柳氏。
柳氏叹口气,“那老牛也是个苦命人,妻子过世的早,他一个男人当爹又当娘,把三个孩子拉扯大。谁知道,这孩子大了,就变了。尤其是他那个小儿子……”
在柳氏的讲述下,姜知云知道了些关于老牛的事情。
牛家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二都是女孩,打一出生就被灌输了以后要照顾弟弟。老牛的妻子确实争气,第三个是个儿子,可生了儿子之后,身体越来越差,到最后抱病而亡。
老牛一心盼着儿子,妻子过世后,对儿子越发宠爱,可谓是要什么给什么。
两个女儿也被父亲教导着要宠弟弟,甚至连出嫁,都是为了给弟弟攒彩礼。
后来,因为长相标致,娶了城里当铺的小姐,进城当了账房先生,如今在城里过着好日子。
可惜,自己是过上好日子了,却把家里人给忘了。没一次给家里寄回钱,甚至还开口向老牛借过几次。
老牛上了年纪,年轻时干的苦活如今都积累成了病,身子差了许多。
又要给儿子钱,又要养自己,怎么受得了。
还有他两个女儿虽然有心帮忙,可她们在夫家也过得不如意,帮不了多少。
老牛守在家里,只能靠种田,和帮人干干杂活维生。
姜知云听完就觉得,老牛那两个女儿怪可怜的。
至于老牛,她不好评价。
“都是苦命人。”
柳氏感叹一句。
姜知云不置可否,“娘,吃饭吧。”
“差点忘了,你也该饿了。”
饭菜上桌,姜知云按照往常拿了四个碗,往桌上一放,再一数人,少了一个。
“娘,姜小宇呢?”
“……”柳氏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出去玩了,自己会回来的。”
姜知云盯着柳氏看了一会儿,她今天出门的时候把钥匙带上了,木盒里的钱也没少。
“娘,你是不是给姜小宇钱了?”
“小宇他……他说有急用。”
被姜知云盯着,柳氏结结巴巴的说着。
第38章 都是苦命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