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微笑着向前走了两步,分别向太子朱厚照和台下众人行礼后开始致辞。他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作《劝农.其五》为开场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说的乃是劝人勤勉而戒懒惰,勤于耕作,以免落得家无存粮,饥寒交迫的境地。
随后,杨翰林追古溯今,旁征博引把农业的发展,其重要性,历朝历代对农业的重视等劝农内容,讲了出来,随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却讲的是花团锦簇,群情激昂。
等杨廷和讲完话后,仪式进行最后一项,由太子朱厚照宣布汤山庄夏麦收割正式开镰。朱厚照还宣布了一个让庄客们喜气洋洋的决定,今年庄田的赋税减收两成。
或许是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或者是天生帝王之气,朱厚照的喊话声中,稚嫩却隐隐透漏出一丝丝威严!引起了现场人们的齐声欢呼!
随后,在两位宫女的引导下,台上诸人下到田间,早有内侍拿来五把镰刀。太子朱厚照首先接过一把,只见他弯下腰来,左手抓紧几棵金黄的夏麦,右手持镰刀用力割了下来,然后直起身将手中的夏麦高高举起,登时又引来一片喝彩声!
朱厚炜和杨廷和等人也弯腰割下一把已经成熟的夏麦,持在手中。高台一侧的乐师们又重新奏响乐曲,台下众人在欢乐颂呼声中将开镰的信息传到远处各个地头,整个庄田立刻陷入了丰收的忙碌和喜悦中。很多庄客听说了减赋税的消息纷纷跪下来,感谢太子殿下的恩典。
在忙碌的人群中,却有一双眼睛一直在偷偷的打量着站在高台边的朱家兄弟,赫然便是那陈老汉。
“原来他就是人们日常谈论的那位因病痴傻的小殿下,听说前两天还仗义出手救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我想法子让山子能跟在他的身边不知将来会是如何?”陈老汉低着头,手中动作不停,心里却在认真的盘算着。
随即陈老汉眼睛一亮,因为他看见从高台旁边的马车上下来一位身着宫装的小女孩,那件宫装一看就是临时改好的,可是穿在那小女孩身上却仿佛是画中的仙家童子一样。女小女孩一路小跑的来到朱家兄弟身边,低声的和小殿下朱厚炜说着什么。
“这就是那个女孩子吗?”陈老汉心里暗暗的想着,手上却加紧干活。
此时,朱家兄弟和各位大人还都等在地边,等待着测量亩产量!很快有人前来禀报,“报太子殿下,小殿下,各位大人,小人微臣是皇庄庄头,刚才经过初步估算,今年咱们庄田的夏麦亩产量约在一石又一斗。”
听了禀报,朱厚炜张嘴问道,“那今年的收成算好还是算坏?”
“回小殿下,”那庄头说到,“今年的收成在这几年也算是还的了。”
朱厚炜没有回话,而是看了看站在身边的林河,林河一脸笑容的对朱厚炜点点头,口中称“是”。
朱厚炜又让人叫过陈老汉询问,听到他也连连称是,这才笑着说了声,“好”!
众人心里不由的想,“看来这小殿下人虽小,却不是个好糊弄的啊!”
第十六章 开镰仪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