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拱门分界线那里。
      说要回前院的胤?脚步一顿,转身又去了东边的琼华院。
      哎呦,主子爷这是,苏培盛在心里同情庶福晋一瞬间。
      主子爷心里冒火,还不知道会不会迁怒在庶福晋身上,就说主子爷今日从芳菲院出来,结果去了庶福晋的琼华院。
      不用想都知道等李格格知道后有多记恨庶福晋。
      阿弥陀佛,庶福晋,主子爷的火只有您来灭了。
      ————【本章待修改】—————
      胤?曾被康熙评价“为人轻率,喜怒不定”
      自此之后就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性子,外人见多了他面瘫的样子,就给他取了许多外号,在私下里流传。
      “冷面阿哥”的称呼是流传得最广的。
      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皇太子坐镇京师监国,一共有六位年纪较长的皇子随驾,他们分别是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和皇八子。
      次年,葛尔丹被平灭,康熙心情极好,将随行的皇子纷纷册封,却只将皇长子、皇三子封为郡王,其余四子封为贝勒。
      很多大臣建议将陪驾的几位皇子一视同仁,都封王爵。康熙却断然拒绝,列举了各自的缺点。他点名说四阿哥胤?为人轻率,七阿哥为人鲁钝。
      这对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羞辱,因为当时年满20岁没有封王的成年皇子就只有胤?一人。
      皇七子胤?为人确实鲁钝,那是因为他有严重的残疾。康熙将胤?与胤?相提并论,明显是瞧不起他。
      十年之后,太子胤?被废,为了表明自己并非刻薄,康熙又集中册封了一批皇子。
      这一次,年满三十的皇四子胤?被封为雍亲王。
      这个封号的地位显赫,然而在康熙皇帝的心目中,胤?的分量并不重。他评价雍亲王胤?是“喜怒不定”。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如果要当皇帝,必须喜怒不形于色,也必须做到处乱不惊。
      哪怕是作为一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士大夫,也要做到举止优雅,心静如水。
      当时最为炙手可热的人选是皇八子胤?、皇十四子胤?,相比他们,胤?并没有太多优势。
      但是,胤?一方面表现出低调务实的作风,让很多正直的大臣信服,另一方面,他韬光养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让政敌没有将他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予以打击。
      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康熙面前表现诚孝,逐步赢得了老皇帝的好感。康熙六十年,皇帝病重,就是让皇四子胤?代他去天坛祭天,这其实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皇子封爵、领兵都可以说是宠信、喜爱的表现,但代帝祭天,却不是随随便便哪个皇子都能做的。
      康熙在晚年,还召见胤?,将他大大夸奖了一遍,不过有句话还是提到他年轻的时候“喜怒不定”。
      胤?听完之后,磕头谢恩,却仍然诚惶诚恐的向康熙解释:“儿子年轻时,正如皇阿玛所说,但这么多年的磨砺,早就已经改正了。希望皇阿玛不要记录下来。”
      对于胤?来说,康熙的话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第42章 高无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