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 道经哪有这个好[2/2页]

我本无意成仙 金色茉莉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这柳江渡口上回响了千百年的劳动号子,是这个时代的磨印。才听一句,已在脑中回荡个不停,多听一会儿,又觉得像是高强度劳动下的哀鸣,让人心中苦闷悲凉。
      “道士,你干什么?”
      “没干什么。”
      “怎么不走?”
      “这就走。”
      “他们在喊什么?”
      “我也听不清。”
      宋游只迈步往下边走去。
      枣红马和猫都跟在后头。
      昨日刚见识了这个时代淳朴的快乐,今日又看到了,这也是一个充满磨难的时代。或许这二者之间本不矛盾,昨日酒席上畅意开怀的农户与今日江口古渡辛勤劳累的船工纤夫本就是一波人,又或许矛盾才是一个真实世界的常态。
      这也是阴阳山上看不到的风景。
      边看边走,渐渐下到了渡口边上。
      宋游只觉布鞋轻薄,石子硌脚。
      “可有去拢郡的船?”
      “我去拢郡。”
      “能带马么?”
      “瓜皮船,带不了马。”
      “老朽能带!”
      宋游顺着声音看去。
      一艘棚顶船,算不得小,也不算大,刚好在这浅滩不会搁底,船头站着一位老叟,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而船里已经坐着有几人了。
      “多少钱?”
      “客人到哪?”
      “凌波县。”
      “凌波县到不了,只能在就近的渡口下,上去还有将近百里的山路。”老叟高声喊道,声音悠转像在唱歌,“要走六天,一人二百钱,一匹马得按两个人的钱来算,草料自带,至于客官,若不嫌江鱼腥气,船上也能管饭。”
      脚下的三花猫抬头看了眼宋游。
      宋游接收到了她的目光,心领神会。
      “猫不要钱吗?”
      “猫要什么钱?”
      “一共五百钱,是这个价。”
      “五百五十,上船就走。”
      “都给小平。”
      “客官请上船。”
      宋游便领着马和猫往船上走。
      小平就是常见的小铜钱。
      前几年朝廷推出了一些大钱,有当五的,有折十的,顾名思义,一枚能当普通铜钱五枚十枚,但是一枚当五通宝、折十通宝的重量并没有普通铜钱五个或十个那么重,即使才刚推出不久,大晏朝廷又正是强盛之时,目前还没怎么贬值,但民间的接受度也渐渐降低了,反正一枚折十的大钱在实际生活中是绝对不能当十个钱来用的,多少也得减点。
      所以船家才如此爽快。
      “客官让马呆在船头就是,该不会怕水吧?”
      “不怕。”
      “那就好,至于屙的屎尿,老朽自会清理。”
      “它会尽力往江中排的。若中途老丈肯找地方靠岸,它也会下去方便。”
      “客官这马听话,用词也文雅,哈哈……”
      “敢问何时启程?”
      “走咯!”
      船只轻松漂离岸边,轻缓温柔。
      宋游回身看了眼,船中还坐了四个人。
      一名捧着书的书生,还有一家三口,一对夫妇和幼女,不知远行又是为何。
      他也无暇顾及,只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的浅滩古渡,听着那苍凉古玄的号子声,心中似有所思,又好像什么也没有。
      倒是身后那书生见他穿着道袍,抬头搭话:
      “阁下是位道门先生?”
      “自小在道观长大。”
      “先生没见过渡口?”
      “第一次见。”
      “哈哈第一次看的时候新奇,看久了也就那么回事!”书生是个健谈的,盛情邀请,“外头风大,不如来船舱中坐,不瞒先生说,在下也是个喜好道经法术的人,出门还带了本道经,此去拢郡还有几日行程呢,你我把酒言谈,岂不快哉?”
      宋游依旧站在船头,只露出微笑。
      那船工号子声越来越远了,可奇妙的是,越是隔得远,它就好像越有韵味,越有力量。
      书生不知他心中所想——
      道经哪有这个好。

第43章 道经哪有这个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