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识文断字,世道难活[2/2页]

独掌道纪 白特慢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睡吧,明天还得忙活呢。”
      阿弟每天在家并非无所事事。
      出门拾捡干柴,挖些野菜,蒸好麦饼,晌午送饭等等。
      都由他负责。
      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白启每日打渔已很辛苦。
      许多琐碎事就交给白明操持。
      兄弟俩人一直如此。
      这样相依为命。
      磕磕绊绊过活着。
      “家里还余多少大钱?”
      白启坐在几张木板铺成的床上,盘算着怎么熬过秋冬。
      最近县上物价倒是没涨,猪肉每斤二十文,水鸡每斤五十文,整只的鹅鸭四十到两百文不等。
      食盐每斤五文,香油每斤三十余文。
      像稻米、小麦每斗约在一百六十文左右。
      等到过冬,必然会有些不小涨动。
      尤其是布匹、木炭这些。
      价钱肯定更高。
      拢共算下来。
      这段时日。
      若没个两三千文的进账。
      之后天寒地冻的冬季就不好熬了。
      阿弟白明小心翼翼,爬进床底下翻找半天。
      才从一个不起眼的泥瓮里头,摸出破布袋子。
      他抱着命根子似的,轻手轻脚把一枚又一枚大钱排开。
      数了又数,弱弱道:
      “七十五文。”
      不足百钱!
      想到见底的米缸,还未买够的油盐。
      过冬用的木炭,以及鱼栏抽成的摊位费用……
      白启不禁皱紧眉头,心里头顿时有种火烧火燎的急躁感觉。
      最近好几日打渔都没甚么收获,眼见快要坐吃山空了。
      这可不行。
      偏生鱼虾河鲜廉价,卖不上什么钱,中间又给鱼栏盘剥掉一层。
      短时间,实在难以搞到解燃眉之急的充足用度。
      若接下来,还是没有好货上钩。
      兄弟二人的安稳日子,就危险了。
      “阿兄,要不……你把我卖了吧!”
      白明耷拉小脑袋,好半晌挤出这样一句话。
      “以后再不许有这样的念头。
      咱们兄弟有手有脚,总能在黑河县挣出一条活路,何必给人当奴仆使唤!”
      白启闻言面皮抽了一下,却也没恼,只是柔声道:
      “八百里的黑河水,养着这么多张嘴。
      老天爷没道理,非要赶绝你我这样谋生的苦命人!”
      听着阿兄让人安稳的均匀呼吸,白明很是安心,侧过身子慢慢睡了。
      “明明已很勤奋努力,为何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起来……世道难活,非得逼着人去当奴才,做牛马!”
      白启摇头,按下杂念。
      寻思着明天找个好些的打窝点,把打渔技艺磨练到小成。
      河虾河鱼难换大钱。
      得是县上酒楼、武馆要的“大货”。
      才可以卖上好价。
      当然。
      水深之地。
      不止养得出大鱼。
      也可能藏着水鬼精怪。
      比起打渔人常去的芦苇荡,要凶险很多。
      临睡之前。
      白启眼皮跳动两下,唤出那道存于心神间的墨?。
      凝神去看,宛若亿万万个秘文交织。
      又仿佛无穷道痕迹混同,形成囊括万有的一张“天幕”。
      奇瑰宏伟的气象排开,日月星斗、各色庆云接连浮动。
      又有诸神仙真,龙凤凰鸟的模糊形影若隐若现。
      端的宏大!
      正是此物,将他带到这方世界。
      想当初,白启只不过复述了“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然后登真”这十六字。
      眼睛一睁一闭,他就从捞偏门的白老板。
      变成感染风寒,昏迷不醒三四天的渔家子。
      嗡!
      墨?微微颤鸣,寸寸毫光落下。
      宛如瀑布流泻,勾勒出几行清晰文字,
      【法主:白启】
      【技艺:打渔(入门)】
      【进度:(791/800)】
      【效用:下网捕捞,垂钓放笼,勤能补拙,三五日可得鱼】
      ……
      【技艺:识文断字(入门)】
      【进度:(764/800)】
      【效用:能听会写,下笔成文,可过目不忘,有神童之姿】

第三章 识文断字,世道难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