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 四大练,习武之志[2/2页]

独掌道纪 白特慢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然求之不得,虾头连忙答应。
      两人就近找了一家便宜的酒家。
      开口要一份白切肉,两盘炖烂糊的肘子,一碟蚕豆,一大盆米饭。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白启和虾头十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难得开荤,自然猛猛埋头干饭。
      “对了,你爹之前打算送你去武馆?拜师得多少大钱?”
      白启把泛着油花的汤水倒进碗里,筷子拌动。
      一口米饭一口肉,有种无限的满足。
      鱼虾螃蟹填不饱肚子,想要营养充足,还是得补充油水。
      “我爹打听了好多家,内城有名气,招牌响的,肯定进不去。
      光孝敬师傅的茶水费,就得二十两银子!”
      虾头像饿死鬼投胎,只顾着吃肉,含糊说道:
      “我也没想着学多厉害的本事,懂几招把式够唬人便成!
      外城有两家武馆,白虹门练的是‘金蝉功,松山门打的是‘磐石拳。
      拜师都不贵,五两银子即可。
      包住宿,伙食另算,以三个月为期。
      阿七,你也想学武了?
      照我说,早该这样!
      打渔只会受欺负,成为武者才能让人叫你一声‘爷!”
      白启眼神闪烁,虽然对黑河县那些武馆底细,不太清楚。
      但他觉得大部分贵的东西,往往只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贵!
      尤其武功这种安身立命的独门技艺!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钱。
      当然,真用铜板换,通常兑不到这个数。
      毕竟银子更稀罕。
      武馆拜师,孝敬茶水。
      五两银子只怕是入门槛的价格。
      想练成厉害的拳脚武功,绝对不止这个数。
      “你本来想去哪一家?”
      白启要了一壶粗茶,咀嚼嘎嘣脆的蚕豆。
      “松山门。”
      虾头把碗里米粒舔干净,摸着滚圆的肚子:
      “他们那里有教‘铁裆功,我爹说了,学成这个,以后讨婆娘吃得消,还能生男娃!”
      白启脸皮一抽,瞥了一眼干干巴巴瘦成猴的虾头:
      “你爹真是深谋远虑。”
      虾头舒舒服服打个嗝儿,也给自己倒杯茶水,嘿嘿笑道:
      “阿七,要不跟我一起拜师松山门吧。
      里头师兄个个讲义气,出事也愿意罩着你。”
      白启算看清楚了,虾头根本就没好好练功有所成就的意思,只是找“靠山”撑腰。
      不过黑河县大多数的贱户,拜师学武无非图个“人多势众”。
      武馆也好,鱼栏、柴市、火窑这些也罢。
      跟上辈子的“社团”没甚么差别。
      大多数人只想聚众抱团不受欺负。
      “攒不下那么多银子,鱼栏的摊位要涨价,往后还得为过冬做准备,哪有钱拜师进门。”
      白启故意露出苦恼的神色,虾头见了,小眼睛滴溜溜转着,又说道:
      “其实,你要练功学武,也不是没别的办法。
      有个松山门的师兄跟我说,县上很多小武馆招牌被砸,收不到拜师的徒弟,混不下去,私底下就卖拳谱换钱。”
      白启眉毛一挑,很是诧异。
      他以为武馆应该把功法秘笈啥的,看得比命还重才对。
      怎么可能拿出来贱卖?
      瞅见白启震惊的表情,虾头嘿嘿一笑。
      心满意足下,也不再卖关子:
      “这就是你外行了,阿七。
      武功不是拳法招式那么简单,其中包含怎么练、怎么打、怎么进补的一套完整诀窍。
      比如,松山门的磐石拳。
      要把双手插进一口装着铁砂或者石子的大锅,磨掉几层皮,拳头才能坚硬。
      所以他们治外伤很有经验,不然到时候拳法没有练成,手先废了。
      这种师傅单独传授的东西,才是根本。
      拳谱啥的,就几招花架子的把式,田地里的庄稼汉都会。
      捡到秘笈就能练成,全是瞎扯,只存在于话本小说。”
      白启眼神微动,又问道:
      “武功大成,拳法厉害,有没有啥专门的说法?”
      他正是看中虾头平时待在码头帮工,消息很灵通,才特意请吃这么一顿“大餐”。
      虾头挠挠脑袋,照着松山门师兄的闲谈对话,复述道:
      “好像是分……练筋练骨,练皮练气四个层次。
      他们又叫这四大练为‘金肌玉络、‘汞血银髓、‘水火仙衣跟‘周天采气。”

第六章 四大练,习武之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