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分馏塔[1/2页]

塞音老仙闹大明 蚂蚁爱大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玉门县卖地皮的生意,并没有因为粟登科等人的离去而落幕,反而越炒越热。
      县财政那是富得流油,胡知县因此痴迷上搞玻璃温房,一年四季育种育苗。
      现在玉门县的玻璃温房已经有十来亩地,七八千平方米。苗木生长周期长,但一些草本长得还是很快的。
      眼下玉门县的自然条件还能顶住,县里挑选了几块适合搞集体牧场的地方,大力栽培新型牧草。
      在牧场建立定居点,牧民可以在几个牧场间进行轮牧。这样既保护生态环境,也改变了牧民游走不定的生活模式。
      由于可以容易地在县城买到各种生活用品,而牧民的牛、羊、牛奶、羊毛这些都能卖钱,那些被俘虏的牧民觉得这样的生活简直太好了。
      当然,由于他们之前的敌对行为,还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家抽一口壮丁,和斯力加签订为期五年的用工合同,只支付半价薪酬。
      这个办法是工商局长全有志想出来的,还是从徭役那里得到的思路。
      报上去之后,内阁几位阁老抚案叫绝。
      好处显而易见,将壮丁与家庭隔绝,类似于人质;在厂里底薪做工是对俘虏的应有惩罚(劳改也是有工钱的,不过更低);给他们半薪乃是施恩怀柔,既能补贴家用,又防止狗急跳墙,破坏生产。
      最关键的是,强迫这些人转变为产业工人,既有民族文化融合,又夯实当地人力资源基础。
      这项政策很快被推而广之,开始广泛应用在边疆地区。
      随着蒙古人之间口口相传,玉门开始吸引外族人前来,有放牧的、有交易的,还有过来打工的。
      要知道北元现在还被大明辇的乱窜,很难从大明交易到物资。塞国不一样啊,他们恨不得八抬大轿请你过来买东西呢。
      这下用户体验蹭蹭往上涨,什么铁锅、精盐、煤油灯、煤油、粮食、茶叶等等,都随便买。而且玉门县鼓励移民,只要你肯来,立刻能住进漂亮的集体牧场。
      如果你还愿意迁往肃南其它县,那直接可以领官府补贴的。
      虽然胡知县十分反感这种挖墙脚的行为,但又不能把同僚全得罪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各县都知道玉门如今是个聚宝盆,都在这边设了点,打着人才引进的招牌,“骗”蒙古人去往各县。
      “师姐你看,那个山坡就是离县城最近的集体牧场,现在没有放人进驻,打下的牧草全用来做青储。”
      “我们一直在搞杂交育种,玉门条件苦寒,就得选育耐旱、抗旱的品种。我们用高产品种和本地草杂交,取得了一点成绩,你看,那边牧草长得还可以吧?”
      刘氢在教中地位超然,一到玉门,立刻受到超规格接待。恨不得在县衙的官员都来了,毕竟她还有层身份,那就是王室长公主。
      胡知县献宝似地介绍自己取得的政绩,刘氢笑道:
      “小胡你以前跟个锯嘴葫芦似的,如今进步很大嘛!”
      “全赖斯峰师兄、师姐的栽培!”
      胡鲜云行了个礼,语气愈发谦卑。在场官员听见人家套近乎,心里都有些酸溜溜的。总山弟子就是不一样,特别同一个山头内部,那可真是互相帮衬的。
      “你现在可真会说话。你让他们都各自去忙吧,你带我去炼油厂就行了,这么兴师动众干嘛,不知道的还以为老仙驾到了呢!”
      也就刘氢敢这么开玩笑,众人打个哈哈,只好停了下来,目送一行人去了炼油厂方向。
      炼厂大门口,周铁也迎了出来。
      刘氢从马车上跳下,与周铁对视良久,主动上前道:“师兄,你瘦了好多!”
      “唉,咳!咳!让师妹见笑了。”
      周铁才从车间出来,手上还带着劳保手套。看见一起玩大的师妹,他心神也有些恍惚。
      当年他和张铜一起暗恋师妹,没想到被半路杀出的小道士蔡思摘了桃子。事后,周铁和张铜还相拥哭了一场。
     &

第166章 分馏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