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南中作布,勾画锦绣[2/2页]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龙孙绕凤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禅喜道:“而且此道途经临邛,商贾正好购买临邛之铁制农具贩卖到越?Q,再从越?Q郡购得耕牛、马匹、药材、皮货等物,贩运至巴蜀。
      “此商路获利丰厚,定可吸引大量商贾。而夷人刚勇,商贾亦可出资聘请其作为商路护卫,待商路大兴之后,越?Q夷民便又多了一项谋生的手段。”
      诸葛亮笑道:“而后可在要道设卡,依照商贾贩运货物多寡课以适当税金,抽其商利以充府库。”
      刘禅补充道:“但需严加监管,以免关卡层层加税,废公肥私。”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完善关于重新划定南中行政区域,以及利用新划分的行政区发展经济民生的策略。
      并且重新任命了各郡太守人选。
      越?Q郡一分为二,靠南的改称云南郡。
      原本兵败逃亡的越?Q郡太守焦璜忠心可嘉,继续留任原职。
      而新划分的云南郡,则由功曹吕凯升任云南太守。
      留守永昌郡的府丞王伉,升任永昌郡太守。
      分????西南与益州郡南部,共同组成兴古郡,由正昂调任兴古郡太守。
      改益州郡为建宁郡,李恢有勇有谋,留任建宁郡太守。
      马谡平叛有功,留任????郡太守。
      其余有功将领,待回师成都后再行封赏。
      ……
      商定了行政区划的事情之后,刘禅又对诸葛亮道:“夷人各部,如今虽感念汉军仁义,但也仅仅是停留在不闹事的程度。他们毕竟与我汉民信仰、文化不同,却是很难真正归心。
      “倘若日后待其脱贫,开始命其征缴赋税,行上计之事……亦或征募其族中青壮为军,助我军北伐作战,只恐有些夷民部落又要复反叛乱。”
      诸葛亮点头道:“此事,亮近来亦是日夜思之。南中夷民信仰与我等迥异,且其中多有以活人血食祭祀的残暴之举,此若不改,恐怕很难与汉民沟通交流,包容亲近。”
      刘禅叹口气:“代代传承,令其更改谈何容易,倘若用强,则前功尽弃。”
      诸葛亮也一时陷入了沉默。
      旁听许久的李恢此时也叹道:“是啊,此地夷民的许多传说都只是口耳相传,连个记录与具体的形象都没有,想要干涉实在千难万难。”
      诸葛亮闻言却双目一亮,羽扇一挥问道:“倘若有人帮助夷民,将他们的鬼神传说形象描绘出来,再赠予他们,夷民是否愿意?”
      李恢一愣,而后笑道:“他们的鬼神传说没有记录、形象,非是不愿,实是不能。若有人身怀此技,助其信仰完善,他们必视其为大恩呐。”
      “呵呵呵。”诸葛亮轻笑出声,对刘禅拱手道,“太子,关于夷民归心之事,亮已有良策。且容亮准备数日,到时定可助太子收夷民之心!”
      看来诸葛叔是要帮他们描绘记录信仰,此举固然会令夷人感恩,但是对于缓和汉夷矛盾能有多大帮助……
      不过刘禅虽然对这个具体举措的效果持保留态度,却对历史上诸葛叔的南中治理结果十分清楚,因此立刻拍板同意。
      之后,诸葛亮便将自己关进了书房,同时命李恢搜集整理各部族夷民的神话传说、信仰风俗。
      又过得数日,南中各地的汉夷代表已经到的差不多了。
      就在刘禅准备召开“南中代表大会”的前夕,诸葛亮终于也结束了自己的“闭关状态”,一同带出的,还有许多皮卷……
      (本章完)

第240章 南中作布,勾画锦绣[2/2页]